高校大学生就业质量问题 一、河北省高校高校生就业质量现状分析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进展,社会上工作岗位的供应不断增加,只要高校生有就业的意愿,就能够找到一份工作来解决生存问题。但随着时代的进展和物质生活的极大丰富,工作不再单纯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追求爱好和自身价值实现。2025 年教育部公布《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制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从通知公布之后,河北省高校每年就业质量年报,但就业质量普遍不高,存在“慢就业”、扎堆考研,就业稳定性差,专业对口率低等问题。 〔一〕不就业和“慢就业”现象并存 由于就业压力和就业观念的影响,高校生不就业和“慢就业”的现象越来越严峻,每年的就业季都会有大批用人单位走进校内开展宣讲会,河北省内大部分高校也会组织几百家甚至上千家的单位举办大型双选会,但参加宣讲会和双选会的同学却不是许多。由于高校生期望薪资和岗位与实际之间存在肯定的差距,更多的同学选择临时不就业,报考讨论生考试。通过调查发觉,2025 年省内各高校报考讨论生的比率到达了毕业生总数的一半,但是最终能够考上讨论生的比率平均不到 20%,报考但没有考上的同学就错过了就业的最正确时间,最终只能选择专职考研或临时不就业。“慢就业”不等于不就业,通常是指毕业生选择暂是不就业也不考研,而是选择游学、在家陪父母、查找创业项目等,假如没有到达就业期望值,即使拿到单位的 offer 也不会签约。假如这种属于理性“慢就业”,那么另外一种没有职业规划又无力面对就业竞争压力的就属于躲避现实型“慢就业”、不就业,或者“慢就业”事实上是高校生就业质量不高的衍生现象。 〔二〕就业稳定性差,频繁跳槽不利于职业进展 不同时代给予高校生的使命也不一样,以前高校生属于“天之骄子”,就业去向多是事业单位和大型国有企业。但如今高等教育群众化,高校生的就业流向多是民营企业,所以省内高校的毕业生多流向中小型制造业和第三产业,工作岗位也由原来的管理岗转向技术服务岗位。如今有相当一部分制造型企业由于技术升级、设备更新,以前由大中专或职业技术院校毕业生从事的一线技术岗位渐渐变为高校毕业生从事。这种工作形式与原来的事业单位和大型国企相比,薪资福利和社会保障有肯定差距,因此存在高校生无法接受和不适应的现象。2025 年和 2025 年两年期间笔者对长期招收河北省高校高校生的 136 家单位进行访谈,有 112 家单位表示高校生消逝了跳槽状况,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