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榴弹炮作为最早登场的陆军武器之一,历经了几百年沧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展,不断采纳新原理、新能源、新技术和新材料加以改进,已经形成了独特的优势。现代化的牵引式榴弹炮已经不是技术落后兵器。大多数现代牵引式火炮可在几分钟内进入和撤出战斗,采纳了计算机化火控系统后可以保证首发命中,减少了毁伤目标所需的时间和弹药。榴弹炮是战斗性能优良的野战炮,用于杀伤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方的工事、地堡、指挥所等军事设施,实行多种战斗任务,战斗用途广泛。他们凭借着重量轻、容易进行长途运输、成本低、适用于山地战等优势,在当今陆军武器中,仍然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榴弹炮安吉东方市可分为牵引式和自行式两种。1.1 概述 榴弹炮是发射榴弹的火炮,是一种身管较短,弹道比较弯曲,适合于打击隐蔽目标和面目标的中程火炮。 最早的榴弹炮是起源于 15 世纪意大利、德国的一种炮管较短、射角较大、弹道弯曲、发射石散弹的滑膛炮。在 16 世纪中期,榴弹炮开始采纳木制信管的球形爆破弹,可用来杀伤陆战场的敌方步兵,也可用于攻城。 16 世纪下半叶出现了爆炸弹。17 世纪,在欧洲正式出现了榴弹炮的名称,它是指发射爆炸弹、射角较大的火炮,最先装备榴弹炮的事由荷兰裔士兵组成的英国部队。 到了 19 世纪下半期,出现了后装线膛榴弹炮,能发射长圆柱弹丸,威力更为强大。榴弹炮广泛用于野战,成为一张野战炮。 一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 15--22 倍口径,最大射程达 14.2 公里。 二战时榴弹炮炮身长为 20--30 倍口径,最大射程达 18 公里,初速为 635 米/秒,最大射角 65 度。 目前,榴弹炮炮身长为 45 倍口径,英国的 As90 式 155 毫米自行炮正在研制 52倍口径,最大射程为 24 公里,采纳火箭增程弹可达 30 公里,初速为 827 米/秒,最大射角 75 度。这种长身管的榴弹炮同时又被称为加榴炮。1.2 炮身的作用及组成炮身作为火炮的主要组成部件,它的主要作用是承受火药气体压力和导引弹丸运动,给予弹丸一定的飞行方向,一定的初速和旋转速度,以保证弹丸在空气中飞行的稳定性,从而准确的把一定质量的弹丸抛射到一定距离的目标上。发射时火药气体的压力使弹带嵌入膛线内,并推动弹丸在炮膛内向前运动,同时阳线通过弹带迫使弹丸旋转。于是弹丸在出炮口时便具有一定的飞行速度和旋转速度。炮身主要包括身管炮尾、炮闩、卡板和炮身托环等零件。1.3 身管的结构特点在身管设计中,通常有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