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二)》听课笔记 宋代 村行(马穿山径菊初黄) ○王禹 ,世称王黄州,《三黜赋》“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首倡“革弊复古",提倡“韩柳文章李杜诗”,开北宋诗文革新运动得先声。敢于触及时弊,关怀民间疾苦,诗风质朴,清新淡雅,有《小畜集》. ○记游七律.对异乡独特景物得莫名惆怅以及由这种惆怅引发得思乡之情。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意境:山峰本不能语而“无语",把自然拟人化,山峰有形有思,有了生命,无语表示它们原先能语、有语、欲语,而此刻忽然无语.从这独特意象中瞧到诗人独立寒秋,悄立斜阳得孤独形象。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 ○王禹 ,写《端拱箴》遭贬。 ○用竹楼得特色来强调谪居得乐趣,用饮酒烹茶、送夕阳、迎素月得楼内生活来表白自己不“干谒求取"得清白之志,用竹瓦易朽但不及人事变迁之速来抒发自己“四年而遭三贬”得愤懑不平得人生感慨,表现了作者“屈于身而不屈于道,虽百谪而何亏”得坚贞气节。 ○作者善于捕捉视听形象,描写诗意环境,并以此衬托、塑一个个性鲜亮得抒情主人公形象。作者写楼得位置就是清幽而旷远,这就是远景,就是从视觉上写。写楼得特点就是清韵泠然,这就是近景,就是从听觉上写得. 天仙子 ○张先,字子野,世称“张三影",有《安陆词》传世。 ○其词多写花香月色,离愁别绪。语言工巧,韵味隽永,追求一种朦胧美。 ○愁得意蕴:写词时作者官位低微而又年逾半百,此愁就是沧桑之人那种埋藏于心底得深沉得、执着得愁,就是诸多封建文人在那种时代中不能有所作为得苦闷心情得写照。 ○云破月来花弄影:永少意多,一语三折,云、月、花、影四字写了三物四景,中间又用破、来、弄三字写出三种连续得动态,仅仅七个字,从天上写到地下,云横皓月,风弄花影,榴成了一幅幽美朦胧得画面。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字希文,因上《百官图》讥刺宰相吕夷简被贬。有《范文正公集》。○边塞词,通过秋日塞上得感怀抒写,表现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但又思念家乡得感情以及对久戍不归得征夫们得同情。 ○善于捕捉边塞景物得听觉形象与视觉形象,含蓄地抒发自己得真情实感。上片通过“边声”、“角起”这无所不在得听觉形象与“长烟”、“落日”、“千嶂"、“孤城”这苍茫荒凉得视觉形象,把边地秋天日暮得影象描绘得有声有色。下片“羌管悠悠”就是“不寐”时之所闻,“霜满地”就是“不寐”时之所见。 岳阳楼记 ○范仲淹,被贬岳州,常以“古仁人”自勉。 ○通过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