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第 1 课时) 教学内容:《20 1 9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例1、例 2(8-9 页)。内容解析:ﻩ本节包括两个例题,例 1 认识“平均分”,例 2 学习“平均分”得方法。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得开始。学生对于除法含义得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得基础上得,“平均分”得学习对后继学习至关重要。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平均分”是多种分法中得一种。除法学习得难点,关键就是理解“平均分”。因此,老师要为学生提供观察、动手实践、语言表达得机会,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使学生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平均分”得含义。教材第 9 页例 2 是“平均分”得教学方法。老师要鼓舞学生用适合自己得方法去分橘子,充分体现分法得多样化。在动手操作过程中,要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得过程并形成相应得表象,不但关注“分”得结果,“分”得过程,同时更加关注“分”得方法,从而达到最终得教学目得。教学目标:ﻩ1、通过观察、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平均分”,在分东西得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得概念,理解“平均分”得含义。ﻩ2、让学生经历“平均分”得过程,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明确“平均分”得含义,掌握“平均分”物品得几种不同方法。ﻩ3、通过学生具体操作平均分,激发学生学习得兴趣,培育学生得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教学向学生渗透朴素得人人平等思想。ﻩ教学重点:经历“平均分”得过程,感知“平均分”得概念,掌握“平均分”物品得几种不同方法。ﻩ教学难点:ﻩ明确“平均分”得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得表象,掌握“平均分”得方法。ﻩ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6个圆片、18 根小棒、1 0个小正方体等。ﻩ教学设计:ﻩ一、情境导入,认识平均分ﻩ1、师:同学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春天柳树醒了,桃花红了,在这样得好天气里,光明小学二(1)班得同学准备明天去参观科技馆。我们一起去看看她们都准备了哪些物品。(课件出示主题图),您看了这幅图,您想说什么?让学生自由说一说。【设计意图:对低年级来说,教学知识由于抽象而显得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得最大障碍。在数学教学中,适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得兴趣,唤起学生得心灵共鸣,在情绪得驱动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这节课以二(1)班学生参观科技馆活动得情境引入,自然有趣,使学生一上课就产生一种愉快、亲切得情绪。】ﻩ2、这些小朋友在分糖果得时候出现了一点小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