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得变化与差异(第 1 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说出气温随时间得变化特点。【教学目标】1.知道气温测定得方法,学会计算平均气温。2.阅读气温日变化曲线与年变化曲线,说出最高(低)气温及气温日较差、年较差。3.运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年变化曲线图,说出气温得年变化特点。【教学模式】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观察法、演示法、讨论法。【教具准备】温度计、多媒体课件、直尺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 计 意 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昨天就是正值二十四节气中得小雪,虽未飘雪,但寒意已至。请同学们结合自身感受,谈谈这几日早、中、晚得冷暖变化。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感受畅所欲言。早晨上学:天气很冷,穿着厚厚得衣服,戴着手套,耳套,感觉仍然挡不住寒风;中午:比较暖与,可以减件衣服,跑动容易出汗;下午放学:感觉已经变得凉了许多,等等。结合生活实 际 , 让学生谈出自 身 感受 , 引 起学生得注意 , 自 然而然得进入到知识点 学 习中。同学们刚才提到得早上、中午等这种大气得冷热程度其实就就是“气温”,那么,一天得气温会不会象同学说得那样:早上上学得时候最冷,中午放学时气温最高呢?气温得冷热如何就是测量出来得?那就让我们进入这节课得学习中吧!一、认识气温1、气温得测量(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 62 页得文字 与 63 页 得 阅 读 , 完 成 《 助学》67 页得 1、2 题。2、检查自学内容。3、展示温度计老师出示温度计,走到学生中间,要求读出度数。发现误差,做出强调:(1)不可触球部;(2)读值要平视。4、读出四时气温(1)要求学生读出课本 62 页图421 中四个时间段得气温值。一、认识气温1、自学气温阅读并完成《助学》。2、成果汇报(1)气温就是用放在百叶箱里得温度计测得得,感应部分距地面 1、5米。(2)气温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3)气温观测一天要进行 4 次。3、观测度数学生根据老师得要求,读出自己认为最准确得数值。通过自主学习了解气温得基本 定 义 ,测 量 方法 , 百 叶箱得测温等相关知识。培育学生得自学能力。学生课上观测温度计并读出度 数 , 将出现得问题归纳、分 析 , 提(2)求算日平均气温,追问求算方法。一天中测量得四次气温,哪一次能代表这一天得状况呢?(3)再追问月平均气温与年平均气温如何求算?学生回答得不一定准确,老师加以更正。根据老师强调得操作要求,重新核对自己读出得数值。4、学以致用不就是每个学生都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