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医治疗中耳炎

中医治疗中耳炎_第1页
1/6
中医治疗中耳炎_第2页
2/6
中医治疗中耳炎_第3页
3/6
中医学认为小儿为稚阳之体,易受风、湿、热邪侵袭,或肝胆湿热,循经上注,壅塞耳窍,或久病之后,正气虚损,肝肾阴亏,虚火上炎,积热于耳而致。常见症状为发病后,较大儿童可喊耳痛,在婴幼儿则常表现为啼哭不止,抓耳摇头,或时从睡中惊醒,哭闹不安,病情严重者常可出现高热惊厥。鼓膜穿孔流脓后,上述症状常渐消退。转为慢性后,表现为耳朵反复流脓,鼓膜穿孔,听力减退,常呈传导性耳聋. 按摩方法一 1。常用手法 (1)以拇指对准耳垂后翳风穴,先点后按 1~3 分钟。 (2)以拇指峰反复弹拨双侧太溪穴各 1 5次,再按揉 1 分钟。 (3)以拇、中指点揉风池穴1~3分钟. (4)患儿俯卧,家长以掌根直推脊柱两侧,重点推肾俞穴.反复操作1~3 分钟. 2.随证加减 (1)风热侵袭型:多见于急件中耳炎。症见初起耳痛较轻。继而加重,呈跳痛或针刺样痛,婴ﻭ幼儿则为哭闹不安,可伴有发热,恶寒,头痛,周身不适,舌质稍红,苔薄黄,常用手法加:① 清肺经30 0 次,清天河水 300 次。 ② 清大肠 100 次,退六腑 10 0次。 ③ 按揉合谷、曲池穴各 1 分钟。 ④ 搓擦涌泉 1 0 0 次。 (2)肝胆湿热型:多见于急性中耳炎已流脓或慢性中耳炎急性发作。症见耳内痛苦,持续流ﻭ脓,脓多而稠,有腥臭气,伴发热,口苦咽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红,苔黄腻。常用手法: ① 清肝经 3 0 0 次,清天河水3 0 0次。 ② 揉内劳宫 100 次,清小肠 200 次。 ③ 按揉三阴交穴 1 分钟。 ④ 推下七节骨 300 次。 (3)肝肾阴虚型:多见于慢性中耳炎。症见耳内流脓,脓液稀薄,时出时止,缠绵不愈,听力减ﻭ退,面色淡白,神疲乏力,舌质淡,苔薄.常用手法: ① 补肝经 200 次,补肾经 200 次。 ② 推擦涌泉穴50次。 ③ 按揉三阴交1分钟。 ④ 按揉肝俞、肾俞各1分钟。 按摩方法二 1.常用手法 (1)清大肠1 00 次,退六腑 10 0次,清天河水 200 次。 (2)清肝经10 0 次,补肾经3 0 0次,揉小天心 30 0次。 (3)按揉风池、外关、三阴交各 1 分钟。 (4)掐双侧太冲穴各1 5~20 秒。 (5)患儿俯卧,家长以单掌,从上向下直擦肩、背、腰、骶部得肌肉组织,反复操作以透热为度。 生活调理 (1)积极预防上呼吸道感染及急性传染病。 (2)婴幼儿在哺乳喂养时,不宜实行平躺仰卧位。 (3)患儿要注意宁静休息,减少活动,对于婴儿要减少搬动,以便减轻痛苦。当鼓膜穿孔后,要ﻭ让病儿向患侧卧位,以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医治疗中耳炎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