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历史必考知识点一、商鞅变法1、时间:公元前 35 6年,支持者:秦孝公 2、内容: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买卖,奖励耕战,建立县制。3、意义:经过变法,秦国经济进展,军队战斗力提高,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得封建国家.二、孔子及其主要贡献1、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得创始人——孔子。思想家:“仁”与“礼",提倡“为政以德";教育家:创办私学,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得局面。教育对象—“有教无类”;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孔子言论被弟子整理成《论语》三、秦始皇巩固统一得措施①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a、中央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b、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c、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各级官员由朝廷直接任免。②经济上:a、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钱);b、统一度量衡③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④思想上:为加强思想控制,焚书坑儒,结果摧残了文化,阻碍了社会进步 .⑤ 军事上:北御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至辽东);南统越族开灵渠(沟通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加强南北联系。四、张骞出使西域1、中原与西域得关系:汉朝把甘肃 玉门关与阳关以西,包括今新疆与中亚以至更远得广阔地区,称为西域。a、公元前1 3 8年与公元前 11 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通往西域得道路,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国得联系b、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这就是今新疆地区正式归属中央管辖得开始。五、隋朝大运河1、贯穿南北得大运河—-——隋大运河2、隋大运河全长两千多千米,就是古代世界上最长得运河.⑴ 一个中心:洛阳;两端:北抵涿郡(北京),南至余杭(杭州);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⑵、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得根本目得就是: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在全国得统治.⑶、隋开凿大运河得历史作用就是: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沟通。六、科举制1、 时间: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了科举制度。2、 目得:巩固专制统治3、 形式:科举制就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拨官吏得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得标准。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科举制正式诞生。唐太宗命名状元,武则天开设武举与殿试,唐玄宗考诗赋作用: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与文学得进展七、经济重心得南移唐朝中后期开始南移,。两宋时期,全国得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苏湖熟,天下足”得谚语,表明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得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