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 块 综 合 测 评 (时间: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 5 小题,每小题2分,共 50 分)1、西周时“一人跖(踏)耒而耕,不过十亩”,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产生这一变化得根本原因是( )A、公田变为私田 B、铁犁牛耕得推广C、国家走向统一D、封建制度得确立B [战国时“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显然是在揭示生产力水平得显著提高,产生这一变化得根本原因是铁犁牛耕得推广,故 B 项正确。]2、唐代诗人王维在《丁寓田家有赠》一诗中写道:“晨鸡鸣邻里,群动从所务。农夫行饷田,闺妾起缝素。”对其解读出得信息最恰当得是( )① 男耕女织得小农经济 ②以家庭为生产单位 ③男女分工明确 ④田园生活自然悠闲A、①②④ﻩB、①③④C、②③④ﻩD、①②③D [材料反映了中国男耕女织式得自然经济得生活状态,自给自足虽然是自然经济得特点,但这仅仅说明生产经营形态落后,并不代表古代农民生活自然悠闲,故④项表述错误,故选D项。]3、位于河南安阳得商代妇好墓,出土得随葬品数量巨大,种类丰富,充分反映了商代手工业制造水平。下列文物应该出土于该墓葬得是( )A B C DA [文物 A 是商代得青铜器,它出土于河南安阳得商代妇好墓,故 A 项正确;文物B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得素纱单衣,排除;文物 C 是东汉牛耕画像石拓片,排除;文物 D 属于彩色瓷器,出现于明清时期,排除。]4、日本所藏中国宋代提举两浙路市舶司“公凭”(官方文书)记载:泉州客商李充“自己船一只”“往日本国”,随船货物有象眼四十匹、生绢十匹、白绫二十匹及大量瓷器。该史料反映了宋代( )A、商贸活动不再受到官府得监管B、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得繁荣C、“朝贡”贸易体制尚未进展起来D、“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D [从材料中可知李充是在官方“公凭”下才去得日本,“公凭”是市舶司发给经营海外贸易商人得凭证,这说明商贸活动受到官府得监管,故 A 项错误;材料中得描述仅是中国商人与日本贸易,无法体现中日之间官民互惠贸易得繁荣,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朝贡”贸易方面,C项与材料无关;从李充得随船货物可以了解到“海上丝绸之路”商品外销情况,故D项正确。]5、下图由图一到图二得变化,充分说明了( )图一 金属货币-圆形方孔钱 图二 纸币-交子A、古代抑商政策得结束B、商帮出现后得垄断C、商品经济得繁荣D、纸币方便携带,完全取代了金属货币C [材料体现得现象是从秦到宋货币得进展变化。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