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1、 项目提要1.1 项目名称:介休市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1.2 项目单位:介休市农业局1.3 项目负责人:1.4 项目主管单位:山西省财政厅1.5 建设性质:新建1.6 建设地点:介休市农业局1.7 建设期限:一年(2025 年)1.8 项目规模及内容:初步建成集信息采集、分析、存储处理、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完善的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横向贯穿市委政府相关机关及各涉家部门,纵向连接乡镇、村、户、龙头企业、专业市场、中介组织、农民经纪人等,形成全面、综合、专业性强、特色鲜亮,辐射带动作用大的信息服务网络,全面推动我市农业信息经建设进程。1.9 总投资:150 万元1.10 资金筹措:申请省财政补助 100 万元,自筹 50 万元1.11 项目效益:信息服务网络的建成将有力地推动农业领域的决策管理、生产经营、科技推广等多环节、多层次的信息化水平,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级次,进一步整合农业、农机、水利、气象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加快信息向农民手中传递,激发农民利用信息的自觉性、主动性,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经济、社会全面进步。2、项目背景2.1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社会背景21 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信息时代。农业信息化是 21 世纪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标志和保证。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国民经济的迅猛进展,农业信息化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在社会经济进展中的地位、作用更加突出,这对于提高社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新世纪的远景目标,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务院总经理温家宝强调:“建立农业信息体系是一项重要而迫切的任务”。农业部、科技部、信息产业部领导多次讲到:现代农业呼唤全方位的信息服务。由些可见农业信息化已成为现阶段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进展的大趋势,在我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又是弱质、落后产业,经营场所的封闭性、分散性和生产手段的落后性等特点决定了农业信息化的迫切性和重要性。国家《“十五”农村市场信息服务行动计划》全面启动以来,信息化技术在农业领域内的普遍应用,对农业的进展起到了难以预料的巨大推动作用。随着我市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化和农村小康社会建设工程的进一步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显得相当迫切和重要。2.2 经济社会现状我市地处山西省太原盆地西南端,太岳山北侧,汾河南畔。国土总面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