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包》教学方案【教学目标】1.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包、尺”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尺、本”等 5 个字。2.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具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3.爱护文具,学着自己摆放文具,整理书包。【教学重点】通过图画对照、归类识记等方法,认识“包、尺”等 11 个生字和包字头、单人旁、竹字头 3 个偏旁。会写“尺、本”等 5 个字。【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知道学习用具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处。【情境主题】情境主题:书包里的奇妙世界第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谜语导入课件展示一个谜语:“它是我的好朋友,每个同学全都有,笔墨书本帮我拿,可我还得背它走。”谜底:书包。教师提醒学生“书”是翘舌音。2.学生交流对“书包”的了解。(1)想一想:你知道书包是怎么来的吗?(2)解释书包的由来:最初,古人用木制或竹制的箱子装书。可是这些箱子太重了,不好携带。后来,人们就想到了用软软的袋子来装书,轻巧方便,于是书包就出现了。(3)教师提示学生观察书包图片,说出带“包”的词语。(预设:包子。)(4)教师提示学生“包”字的偏旁:包字头,就像一个老人弯下了腰。3.揭题:我们的学习离不开书包,“书包”两个字也成为了我们的好朋友了。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小书包》。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板书:小书包)任务一:探索小书包,认识新朋友导入: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老师先给大家带来一个特别的任务,那就是——探索小书包,认识新朋友!在这个小书包里,你可能会遇见会说话的铅笔、会跳舞的尺子、会唱歌的小本子,还有非常多我们还没有发现的新朋友。那么,让我们一起动手,打开小书包,开始我们的探险之旅吧!看看你能不能找到你的新朋友,听听它们的故事,了解它们的秘密。1.教师提出要求,学生自读课文:借助拼音读课文,看看本课分为几个部分。预设:本课分为 2 部分,第一部分是词语,第二部分是儿歌。2.图画对照认读词语。(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子”字单独出现时读第三声,加在“尺”的后面,成为词语后缀时,读轻声。(2)开火车读。(3)全班齐读。3.借助拼音正确认读生字。(1)教师指名学生认读生字。(提示:“尺、少”是翘舌音,“作、早”是平舌音,“本”是前鼻音。)(2)全班齐读生字。(3)给生字进行组词,学生先自由认读,教师正音。(4)全班齐读词语。4.学习识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