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和动物生命活动调节【2019 年高考考纲解读】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2.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Ⅱ)。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4.脊椎动物激素的调节(Ⅱ)。5.脊椎动物激素在生产中的应用(Ⅱ)。6.血糖调节(Ⅱ)。【网络构建】【重点、难点剖析】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2)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4)切断实验法: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反之则为传出神经。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与兴奋在神经元间传递的判断(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① 过程:刺激―→电位差―→局部电流―→局部电流回路(兴奋区)―→未兴奋区。② 特点:双向传导。a.在膜外,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反;b.在膜内,兴奋传导的方向与局部电流方向相同。(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产生与传递(如下图所示)① 传递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突触后膜,受体―→动作电位 ② 特点:单向传递,原因是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3)细胞膜内外电流计指针偏转方向① 静息电位时,膜外为正电位,膜内为负电位,指针向右偏转。② 动作电位时,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指针向左偏转。3.神经纤维上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离体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适当刺激时,受刺激部位细胞膜两侧会出现暂时性的电位变化,产生神经冲动。如图表示该部位受刺激前后,膜两侧电位差的变化。详细分析如下:(1)A 点——静息电位,外正内负,此时 K+通道开放;(2)B 点——0 电位,动作电位形成过程中,Na+通道开放;(3)BC 段——动作电位,Na+通道继续开放;(4)CD 段——静息电位恢复;(5)DE 段——静息电位。二、动物激素的调节及应用1.人与高等动物主要激素的分泌器官、功能及相互关系2.动物激素间的纵向关系——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在大脑皮层的影响下,下丘脑可以通过垂体调节和控制某些内分泌腺中激素的合成与分泌 (属于分级调节),而激素进入血液后,又可以反过来调节下丘脑和垂体中有关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属于反馈调节),如下图所示:注:T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