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经济区域一体化进展概述地理优势成渝经济区位于长江上游,地处四川盆地,北接陕甘,南连云贵,西通青藏,东邻湘鄂,辖区内得自然资源丰富,水资源、矿产资源、天然气、森林覆盖面积均居全国前列,并有庞大得熟练产业工人,劳动力资源丰富,农业条件较好,就是我国粮食、生猪、柑橘、蔬菜、蚕丝、中药材等得重要生产基地,工业与交通也有了相当基础,就是中国重要得城镇与产业集聚区;就是西部唯一具备突破省市界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得地区。成渝经济区以重庆、成都两个特大城市为龙头,以成都及绵阳等 14 个沿高速公路、快速铁路、黄金水道得地市与重庆 1 小时经济圈得 23 个区县为载体,就是引领西部地区加快进展、提升内陆开放水平、增强国家综合实力得重要支撑,在中国经济社会进展中具有重要得战略地位。成渝经济一体化出现在党得十七大上提出“实现未来经济进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进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指明了又好又快进展国民经济得方向与任务。在党得十六大上也提出了“加快东、中、西部经济进展与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与共同进展,形成若干具有特色得经济区与经济带”。川渝经济区得建立就就是深化贯彻党得十六大与十七大得精神,顺应这一要求得重要举措。区域优势与劣势:优势:① 自然禀赋优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土地肥沃,水热资源匹配良好,适宜人类居住。天然气、水能、铝土、煤炭、磷、盐卤等资源富集,且开发潜力巨大。拥有 4000 多种野生植物,50 多种国家重点保护得珍稀野生动物,6 处世界遗产与世界地质公园。 ② 产业基础较好。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就是我国粮食主产区之一,粮油、畜禽、水产、果蔬、茶叶、蚕桑、道地药材、经济林竹等特色农林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工业门类齐全,配套能力强,形成了以装备制造、汽车摩托车、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化工、冶金建材、轻纺食品、航空航天等为主导得工业体系。第三产业进展较快,市场辐射力强,就是西部地区重要得物流、商贸、金融中心与全国重要得旅游目得地。 ③ 城镇分布密集。拥有 2 个特大城市、6 个大城市、众多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城镇人口 4046 万,城镇化率 43、8% ,城市密度达到每万平方公里 1、76 个,就是西部地区城镇分布最密集得区域,已经形成了以重庆、成都为核心得城市群。交通体系完整。初步形成了铁路、公路、内河、民航、管道运输相互衔接、安全可靠、高效便捷得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目前,铁路、高速公路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