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教学进度周次日期内容备注18.22-8.26第一课 我升入了二年级 (3)28.29--9.2第二课我们班里的故事多(3)39.5--9.9第三课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3)49.2—9.14,.18第四课好书大家(3)59.19--9.23机动 竞赛69.26.--9.30第五课 秋天在哪里(3)710.1-10.7国庆节810.8-10.14第六课 秋天的收获(3910.17-10.21第七课秋游去(3)1010.24-10.28机动 (期中)1110.31-11.4第八课中秋与重阳(3)1211.7-11.11第八课中秋与重阳(1)第九课我棒你也棒(2)1311.14-11.18第九课我棒你也棒(2)第十课 学做 “小雄鹰” (1)1411.21-11.25机动(竞赛)1511.28-12.2第十课 学做 小雄鹰(2)第 11 课 做个欢乐鸟(1)1612.5-12.9第 11 课 做个欢乐鸟(3 )1712.12-12.16复习1812.19-12.23复习1912.26-12.30机动 期末考试二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总体备课一、指导思想 根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品德与生活》教材,体现了新的教学理念,实现了教材功能的转变。它不再是老师的“教本”,学生的“学本”,而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所凭借的范例、话题,是与学生进行对话的文本,是引领学生进行生活的桥梁,是学生学习知识的拐棍。我们在教学中,必须认真研读新教材,从整体上把握这套教材的设计理念、基本思路和特点。弄清每篇教材的编写意图和教学目标,只有这样,才能用好新教材。二、教材分析:(一)目标的多维性本课程为综合课程,教材中每一课都含有多重教育目标,要改变过去偏重知识、技能学习、忽略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培育的倾向,全面、整体地实现课程目标,在教学中不仅要关注显性目标,还要关注贯穿于整个课程之中的隐性目标。(二)活动的有效性3、教材的每一项活动都直接指向教学目标,是为学生实现教学目标去经历、体验而设计的,不是为活动而活动,为了体现活动的有效性,在教学中要明确每个活动的目的,要让全体学生真正走进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感知、感悟,提升自我。(三)学生的主体性儿童是学习的主体,要改变过去“我讲你听”,“我问你答”,学生围着老师转的局面。教学中要真正尊重学生、依靠学生,依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考虑其兴趣,讨论其需要,充分调动他们内在的积极性,使他们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以达到学生自主学习,自我建构。(四)老师的指导性用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进展是本课程坚持的方向,也是任课老师的职责,儿童作为进展中的人,他们自身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只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