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 讲 群落的结构和演替[考纲展示] 1.群落的结构特征(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实验:(1)土壤中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2)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考点一| 群落的结构1.群落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2)特征:物种丰富度、种间关系、空间结构及群落演替等。2.物种组成(1)意义: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2)指标:物种丰富度,即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3.种间关系(1)常见的种间关系及实例(连线)(2)常见种间关系曲线如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竞争、捕食、互利共生、竞争。4.群落的空间结构(1)概念:在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了不同的空间,使群落形成一定的空间结构。(2)类型A 图 B 图① 写出图中群落空间结构的类型:A 图:垂直结构,B 图:水平结构。② 根据上图,分析决定群落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A 图:a.植物分层:阳光。b.动物分层: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B 图: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和盐碱度的差异、光照强度的不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物种丰富度指单位面积内某物种个体数量的多少。(×)提示:物种丰富度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单位面积内某物种个体数量的多少为种群密度。(2)“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竞争。(√)(3)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提示: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体现的是群落的水平结构。(4)草坪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而树林中的动物具有分层现象。(×)提示:草坪和树林中的动物都具有分层现象。(5)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无分层现象。(√)2.思考回答(规范表述)如图纵向表示海洋不同深度中鱼类的食物分布状况,曲线甲、乙、丙分别表示三种鱼的数量变化。(1)尝试分析上图中体现出哪几种种间关系?提示:捕食和竞争。由图可知,甲、乙、丙三种鱼的数量变化反映其捕食情况,丙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乙主要以底栖生物为食,甲主要以潜底生物为食。从食物来源看它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2)此海洋中的鱼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主要原因是什么?提示:这些鱼类的主要食物来源不同。1.三种种间关系曲线辨析图 1 图 2 图 3(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如图 1。(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如图 2。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