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1页
1/11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2页
2/11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_第3页
3/11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 摘要本文分析中国自 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对中东之能源外交和策略。中国目前的中东政策主要是基于国内经济发展所需,以能源外交为主轴。随着在中东地区能源经济外交的深入和扩展,中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会进一步扩大。虽然中国在伊朗等问题上与西方国家有利益冲突,但双方在中东有许多共同利益,包括维护地区和平,促进以色列与巴勒斯坦的对话,打击恐怖主义,确保石油安全等。 关键词中国 中东 能源外交 一、背景介绍 1956 年 5 月 30 日,埃及成为第一个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东国家,从此拉开了中东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帷幕。至 1992 年以色列与中国建交后,所有中东国家均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了正式外交关系。自 1990 年代以来,中国和中东地区国家的关系发展迅猛。到了 21 世纪初,中国和中东的关系已日臻成熟。如果不了解中国对中东的政策就不了解中国外交的整体性;如果不了解中东国家与中国的关系就不了解中东问题的全貌。 国际和中东形势的变化,使中国和中东国家分别面临新的不同的国际环境,对中东和阿拉伯国家的内政、外交产生深刻影响,也给中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的能源和资源需求大幅度上升。能源外交已成为中国全方位外交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中东地区是中国实施全方位新型外交的重要场所之一。 二、以石油为轴心的能源外交 中国自 1993 年成为石油净进口国以来,石油短缺日趋严重。2003 年中国取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消耗国。进入 21 世纪后,中东石油的储产量仍居世界之首。虽然中国为了分散风险已经增加了从非洲、拉美和中亚等地区的石油进口,但在相当长时期内中国将不得不继续倚重中东石油。2004 年中国进口石油总量的 45% 以上来自中东地区。[1] 中东对华三大原油供应国分别是沙特阿拉伯、伊朗和阿曼。据中国商务部统计,2006 年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已达 47%,也即全国每天消费的 100 万吨石油中进口占 47 万吨,而进口部分的 60%来自中东海湾地区。[2] 中国从世界最大产油国沙特进口石油的起步较晚,其中一个原因是该国的石油含硫量高,中国原有设备在脱硫技术上还达不到要求。科威特、伊拉克、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等国的石油都有这方面的问题。近年来,中国开始逐步改进和更新设备,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贸易出现了较强发展势头,两国领导人通过互访,都已表示要 积极增加石油贸易,1997 年中国从沙特阿...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国对中东的能源外交与策略分析研究 工商管理专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