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共点力平衡 【p29】夯实基础 1.定义:把指定物体(或研究对象)在特定的物理环境中受到的所有外力都分析出来,并画出物体__受力__的示意图的过程.2.受力分析的一般顺序先分析 __场力__(重力、电场力、磁场力),再分析 __接触力__(弹力、摩擦力),最后分析其他力.3.受力分析的常用方法(1)整体法和隔离法① 整体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即可采用整体法.② 隔离法物体必须从系统中隔离出来,独立地进行受力分析,列出方程.(2)假设法在未知某力是否存在时,可先对其作出存在或不存在的假设,然后再就该力存在与不存在对物体运动状态是否产生影响来判断该力是否存在. 考点突破 例 1 如图所示,质量为 m 的滑块静置于倾角为 30°的固定粗糙斜面上,轻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的 P 点,另一端系在滑块上.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滑块一定受到四个力作用 B.弹簧可能处于拉伸状态C.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D.斜面对滑块的摩擦力大小可能为 mg【解析】弹簧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 30°,所以弹力的方向垂直于斜面,因为弹簧的形变情况未知,所以斜面与滑块之间的弹力大小不确定,所以滑块可能受重力、斜面支持力、静摩擦力和弹簧的弹力四个力的作用而平衡,但不是一定受四个力作用,故 A 错误;弹簧对滑块可以是拉力,故弹簧可能处于伸长状态,故 B 正确;滑块沿着斜面方向受力平衡,则滑块此时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上,大小一定等于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即 f=mgsin 30°=0.5mg,不可能为零,故 C、D 错误.【答案】B【小结】1.受力分析是高中物理的基础,贯穿于力学、电磁学等知识中,对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是解决所有力学问题的关键.(1)受力分析的一般步骤受力分析过程中,判断弹力、摩擦力的有无是难点,可采用假设法、运动状态法、转换对象法、以及运用牛顿第三定律等方法进行判断.(2)研究对象的选取方法:整体法和隔离法.2.应注意的问题(1)不要把研究对象所受的力与研究对象对其他物体的作用力混淆.(2)对于分析出的物体受到的每一个力,都必须明确其来源,即每一个力都应找出其施力物体,不能无中生有.(3)合力和分力不能重复考虑.(4)区分性质力与效果力:研究对象的受力图,通常只画出按性质命名的力,不要把按效果命名的分力和合力分析进去,受力图完成后再进行力的合成或分解.(5)区分内力与外力:对几个物体的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时,这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