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直线的交点与距离公式课标要求考情分析1.能根据直线的方程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2.能用解方程组的方法求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坐标.3.掌握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会求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1.高考对本节内容的考查主要涉及两点间的距离和点到直线的距离.2.常与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交汇考查,有时也会命制新定义题目.3.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为主,属于中低档题. 知识点一 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判定知识点二 两条直线的交点知识点三 三种距离点到直线、两平行线间的距离公式的使用条件(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时,应先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2)求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时,应先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且 x,y 的系数对应相等.1.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正误(在括号内打“√”或“×”)(1)若两条直线的方程组成的方程组有解,则两条直线相交.( × )(2)点 P(x0,y0)到直线 y=kx+b 的距离为.( × )(3)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任一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 )(4)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一条直线上任一点到另一条直线的距离,也可以看作是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的最短距离.( √ )(5)若点 A,B 关于直线 l:y=kx+b(k≠0)对称,则直线 AB 的斜率等于-,且线段 AB的中点在直线 l 上.( √ )解析:(1)当方程组有唯一解时两条直线相交,若方程组有无穷多个解,则两条直线重合.(2)应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时必须将直线方程化为一般式,即点 P 到直线的距离为.(3)因为最小值就是由该点向直线所作的垂线段的长,即点到直线的距离.(4)两平行线间的距离是夹在两平行线间的公垂线段的长,即两条直线上各取一点的最短距离.(5)根据对称性可知直线 AB 与直线 l 垂直且直线 l 平分线段 AB,所以直线 AB 的斜率等于-,且线段 AB 的中点在直线 l 上.2.小题热身(1)已知直线(k-3)x+(4-k)y+1=0 与 2(k-3)x-2y+3=0 平行,那么 k 的值为( C )A.1 或 3 B.1 或 5C.3 或 5 D.1 或 2(2)直线 ax+2y-1=0 与直线 2x-3y-1=0 垂直,则 a 的值为( D )A.-3 B.-C.2 D.3(3)直线 2x-y=-10,y=x+1,y=ax-2 交于一点,则 a 的值为.(4)点(a,b)关于直线 x+y+1=0 的对称点是( - b - 1 ,- a - 1) .(5)直线 2x+2y+1=0,x+y+2=0 之间的距离是.解析:(1)法 1:把 k=1 代入已知两条直线,得-2x+3y+1=0 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