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考点]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和包容性,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1.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表现在: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2.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3.中华民族精神是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4.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5.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才是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6.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前进,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为此,需要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7.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通过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8.思想道德建设是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公民要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文化修养,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高频考点一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真题回顾1.(2015·北京高考)“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打开尘封的英雄家书,依然能读到民族的硝烟和苦难,读到英雄对家人的思念和牵挂,读到英雄慷慨殉国的悲壮和毅然。英雄家书()①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情感,是一种巨大的物质力量②蕴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能滋养人们的精神世界③凝聚着不屈的民族精神,反映了民族的价值追求④根源于多元的大众文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需求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2015·江苏高考)旗袍,源自满族旗人的长袍,后融合了旗袍马甲和文明新装的特点,并结合了西式裙装的配伍形式,被视为20世纪中国女装的典型代表和中西交融的设计典范。材料表明()①各民族文化既有个性也有共性②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的特征③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达④不同文化在借鉴吸收中逐渐趋同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013·安徽高考)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4.真题易错选项排查(1)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原因。(2015·福建高考,30C)()(2)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长期相互借鉴而日趋同一。(2011·海南高考,15④)()(3)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2011·北京高考,24①)()命题角度一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解题必备1.中华文化与相关知识的内在联系(1)中华文化对人的影响:中华文化与其他民族文化的差异,使中华民族在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上呈现出不同的特点。(2)中华文化与文化传播:我们既要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又要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3)中华文化与文化继承:中华文化是在不断继承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发展的。对于中华传统文化,我们应该批判继承、古为今用。(4)中华文化与文化创新:我们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着眼于中华文化的创新,继承传统、推陈出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努力铸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5)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6)中华文化与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表现为对中华文化发展前途充满信心,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