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陈情表》导学案【学习目标】1.熟读全文,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实词、虚词、古汉语句式; 2.鉴赏本文融情于事的表达和形象精粹的语言; 3.深入体会文章凄切婉转的陈情技巧。 【重点难点】重点:重要的古汉语语词知识。难点:理解作者当时的处境和李密祖孙间真挚深厚的感情【学法指导】查阅资料、信息筛选、批注式阅读、交流讨论、启发指导,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文体知识:“表”是一种文体,是古代奏章的一种,一般以臣子向君主奏事陈情为内容。《出师表》就是诸葛亮向蜀汉后主刘禅陈情的奏章。2.苏轼的评价:“读《出师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忠;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读《祭十二郎文》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友。”3.作者介绍和背景介绍 李密,字令伯,武阳人,自幼丧父,母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名,年轻时曾仕蜀汉,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蜀亡,晋武帝多次召他为官,以故脱辞。祖母死后征为尚书郎,转汉中太守。后免官回乡,度过晚年。西晋王朝初年,武帝为了安抚、吸引蜀汉的士族倾心于晋朝,对蜀汉的旧臣采取了笼络收买的怀柔政策:或任命他们留在中原的子孙为官,或征召他们到京城洛阳任职。晋武帝立太子,下诏聘李密为太子洗马。李密是亡蜀降臣,故国灭亡才三四年,难免有伤感之情,另一方面做为亡国之臣,忧于司马氏集团的内部矛盾,顾虑多多,所以他要坚辞。可若不应诏,又会被误认为“矜守名节”,难免招来杀身之祸。于是,他写了这篇《陈情表》,围绕着“情”“孝”二字反复陈述自己家庭不幸,和祖母相依为命的苦况亲情,表达对新朝宠遇的感激涕零,以及孝顺祖母的哀哀衷情。真情可鉴,晋武帝只好答应了他的请求,并在生活上给予了他比较优厚的待遇。待刘氏死后,服丧期满,李密才出仕晋朝。【学习过程】一、文言知识积累1.解释下列加点虚词。(1)臣以供养无主,辞不复命 (2)臣具以表闻 (3)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 (4)但以刘日薄西山 2.指出下列句中的古今异义并解释。(1)九岁不行 (2)至于成立 (3)则告诉不许 (4)臣之辛苦 3.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1)夙遭闵凶 (2)零丁孤苦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 (4)常在床蓐 4.指出句中的词类活用并解释。1(1)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2)则刘病日笃 (3)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4)谨拜表以闻 5.根据表述,将下列句子概括成成语。(1)太阳接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