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春江花月夜》导学案【要点突破】一、整体把握关于这首诗的层次划分,近人歧见纷纭。同学们认为,此诗应分为几个部分?每部分的内容分别是什么? 答案:第一种:此诗应分为三个部分。开头八句为第一部分,依题目摹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接下八句为第二部分,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余下二十句为第三部分,由观照人生进而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恨,讴歌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概而言之,这一部分又分为两层:从“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鱼龙潜跃水成文”一层,写思妇怀人;从“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为一层,写游子想家。第二种:从整体上看,全诗可分为前后两大部分。从开头到“但见长江送流水”,主要是由春、江、花、月、夜美景的描绘,引发出对宇宙、人生的哲理思考。从“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蒲上不胜愁”至最后,诗人驰骋想像,将人们引入一个情思更为浓郁的诗境,感受游子、思妇的两地想念、相思之情。二、细部探微1.诗中“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一句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承上启下,紧承上句“望相似”而来,由上半篇的自然景色转到了人生图像,引出下半篇男女相思的离愁别恨。2.翻译下列诗句。(1)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汀上白沙看不见。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月照花林皆似霰。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月光照进思妇的门帘,照在她的捣衣砧上,卷不走,拂不掉。(2)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和在一起,看不分明。(3)月光照在鲜花、树林上,就像雪珠一样洁白晶莹。【感悟总结】一、中心主旨这篇作品既不像南朝山水诗那样着力模山范水,也不像玄言诗那样枯燥说理,更不是一首单单抒发儿女离情别绪的爱情诗,而是将多种诗情合为一体。作者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颂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妇的同情扩展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精神的探究结合在一起,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优美深邃的意境。二、写作特色1.景、情、理完美结合。全诗将写景、抒情、议论完美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