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二十四 仿句子题:修辞逻辑形神兼备[考向定位]仿用句式是高考高频考点,因富于联想、文学味浓厚而为命题者所青睐。常考题型为①一般的仿用句式;②拟写对联或给对联排序。2018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的仿写题,要求考生仿照示例,利用所给材料续写三句话。和以往相比,命题形式上的变化体现为,题目给出了考生答题需要的语言材料,可以称之为“给材料仿写”。考生在仿写时往往出现话题脱离、结构不一、修辞不符、色调不全、推断不准等问题。考生仿写应注重修辞的准确,推理的正确,仿“形”与仿“神”兼备。1.(2017·浙江卷)归谬法是指为反对错误观点,先假设这个观点是正确的,由此推论得出荒谬结论的论证方法。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句话。要求:符合归谬逻辑,句式基本一致,语言简洁明了。(3 分)例句:如果作品水平越高,知音越少,那么谁也不懂的东西就是世界上的绝作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使用题干中的归谬法,用一个假设正确的观点推导出错误结论,从而证明假设不成立。因为有例句,所以解题的难度不大,解题时,应注意前后意义关联,做到语言形式相似、符合逻辑。[答案] 如果语言是生产工具,能够生产出物质资料,那么夸夸其谈的人就可以是百万富翁了。2.(2015·天津卷)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许多汉字如山、日、水、火、土、木……都具有丰富的文化意蕴。请参照例句,任选一个字写一段话。要求 100 字以内。(7分)例:“月”字形如弯弯的月牙,“月”加“日”是“明媚”的“明”。“月”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清纯、静谧、多情相联系,“朗月清风”让人神清气爽,“月是故乡明”则勾起人们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调动平时的积累,按字、词、成语、诗句的顺序进行联想,注意字数的限制。[答案] “水”字形似潺潺的流水,“水”加“白”,是“甘泉”的“泉”,“泉”在中华文化中总是与甘甜、清澈、生命相联系,“涓涓泉水”让人甘之如饴,“只今惟有温泉水,呜咽声中感慨多”则引起人们对美景和山水的向往。3.(2013·辽宁卷)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个句子,要求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6 分)小草伸出稚嫩的纤手,向你描绘原野的新绿;树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