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重建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第一章 总 论一、 项目背景(一)项目名称:青海玉树县第三完全学校重建项目(二)项目性质:重建(三)可行性讨论报告编制依据1、《灾后重建的指示精神》;2、《青海省教育事业“十一五”进展规划》;3、《投资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指南》(中国电力出版社);4、《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25]102 号);5、《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6、借鉴《玉树州人民检察院技侦大楼岩土工程详勘报告》(青海省建筑勘察设计讨论院有限公司 2025 年 5 月);7、玉树县第三完全学校重建项目用地红线;8、有关技术法律规范和标准;9、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四)主要讨论范围依据中国电力出版社《投资项目可行性讨论报告指南》规定的工程项目可行性讨论深度及要求,通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市场、社会、经济、环境、技术等各方面情况进行深化细致调查讨论,对各种可能的技术方案进行系统分析和比较论证,并对项目建成后的社会、经济 、生态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来考察拟建项目的技术的先进性和合理性、社会经济生态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进而为投资项目评估和决策提供依据。主要讨论范围包括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地址及建设条件、建设内容及规模、建设方案选择、节能节水措施、环境影响评价、安全卫生消防、项目进度计划、工程招投标、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社会效益等方面。(五)项目提出的理由4.14 青海玉树发生 7.1 及地震,地震中玉树县第三完全小学 80%的房屋倒塌,恢复重建第三完全小学的建设任务迫在眉睫。胡锦涛总书记在玉树复课的帐篷学校黑板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新校园,会有的!新家园,会有的! 从灾难开始的那一刻,党中央便迅速部署,总理迅速奔赴灾区,总书记立即中断在国外的重要行程,返回祖国抗震救灾,因为,他们要与灾区人民在一起,要与祖国人民在一起;从灾难开始的那一刻,全国人民的心便与玉树灾民的心紧紧联系在一起,人们积极捐款捐物,踊跃赶赴灾区,一个现代公民社会的形象继汶川大地震救援之后,再度闪耀;从灾难开始的那一刻,全国各地的优秀媒体人不顾高原反应,第一时间往玉树挺进,南方报业的记者第一批进入灾区,南方日报两位年轻记者甚至从救援开始到今日仍然在极端艰苦的条件下坚持奋战在第一线,因为,他们需要把灾区的需求第一时间告诉给读者,通过信息公开化,让灾区的救援、灾后的重建更加及时、更加科学。在玉树地区,藏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