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江苏专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江苏专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1页
1/2
(江苏专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_第2页
2/2
微专题 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1.正午太阳高度是指某地地方时为 12 时 的太阳高度。2.决定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原因是太阳直射点的南北回归运动。3.正午太阳高度从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半球夏至日,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北半球冬至日,南回归线上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达一年中最小值。南北回归线之间,太阳直射时达一年中最大值。4.某地正午太阳高度 H=90°-|α-β|,其中 α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β 为所求地纬度(同纬取正值,不同纬取负值)。图 1 是“我国北方某小镇的太阳能路灯景观图”。该镇某中学课外实践小组对路灯的能源装置——太阳能集热板进行了长时间的观测研究,并提出了改进的设想。下表为“该小组观测记录简表”(表中时间为北京时间),集热板倾角如图 2 所示。据此完成 1~2 题。夏至日日出时间:4:43夏至日日落时间:19:33夏至日集热板倾角:16°34′秋分日集热板倾角:40°1.该小镇的位置在( )A.124°E,40°N B.118°E,40°NC.116°E,36°34′N D.4°E,36°34′N2.该小组拟设计一自动调控装置,通过电脑调控使集热板每天正午正对太阳,以获得更多的太阳辐射能,则该集热板一年中调整角度为( )A.90° B.180° C.23°26′ D.46°52′答案 1.B 2.D解析 第 1 题,根据夏至日日出时间 4:43,日落时间 19:33,可知该地昼长为 14 小时 50 分,当地地方时为 12:00 时,北京时间为 12:08,即该地地方时比北京时间晚 8 分钟,经度比 120°E 偏西 2°,所以该地的经度为 118°E。秋分日时集热板倾角为 40°,可计算出秋分日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 50°,太阳此时直射赤道,所以当地纬度为 40°N,B 项正确。第 2 题,要想最大限度的利用太阳能,要保持集热板与太阳光线垂直,集热板一年中调整幅度等于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40°N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 46°52′,故 D 项正确。读“110°E 经线上 M 城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年内变化图”,该地冬至日和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 40°,回答 3~4 题。3.M 地的纬度位置为( )A.23°26′N B.20°NC.23°26′S D.20°S4.M 地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为( )A.46°34′ B.43°26′C.86°34′ D.83°26′答案 3.B 4.A解析 第 3 题,结合图示信息知,夏至过后某日 M 地正...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江苏专版)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三 回扣基础 微专题4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计算学案-人教版高三全册地理学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