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专题 19 农业区位及其变化1.农业区位的含义:一是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1)自然因素:气候(光、热、水)、地形、水源、土壤等。(2)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运输、政策、劳动力、地价、资金等。(3)科技因素:冷藏、良种、化肥、机械等。3.在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中,自然因素比较稳定,社会经济因素和科技因素发展变化比较快。4.典型气候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有利于水稻种植业发展;夏季风不稳定——多旱涝灾害——兴修水利。(2)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光热不足,不利于农作物成熟,产量低,但有利于多汁牧草生长——乳畜业。(3)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太阳辐射强烈(光照强),昼夜温差大(气温日较差大),夏季高温——需解决灌溉问题,有利于优质农产品生产(温带水果、棉花等)。5.农业主导因素特例:江南丘陵的茶树、黑龙江的大豆——土壤;以色列的无土蔬菜栽培——技术。宁夏南部山区年均温 3.2℃,年均降水量 420 mm,年蒸发量 1 500 mm。近几年南部山区马铃薯种植采用“垄覆沟播”技术,该技术是在田地起垄,垄面覆盖地膜,沟内播种。下图为“‘垄覆沟播’栽培方式示意图”。据此完成 1~2 题。1.应用该技术后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得到提高,是因为( )A.土壤中的水分增多,温度升高B.太阳光照增强,昼夜温差增大 C.水土流失减少,土壤肥力提高D.大气降水增多,湿度增大2.最适合借鉴利用该技术的地区是( )A.南方丘陵 B.山东半岛C.河西走廊 D.东北平原答案 1.A 2.C解析 第 1 题,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垄面覆膜的主要作用是阻断水分下渗,汇集雨水,同时覆盖地表,热量损失少,增加土壤温度,从而增加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A 项正确;垄面覆膜不能增强光照,覆盖地膜,热量损失少,不利于增大温差,B 项错;田地起垄易造成水土流失,C 项错;垄面覆膜不能增加大气降水,D 项错。第 2 题,河西走廊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属于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降水少,而且日温差大,因此适合利用该技术改造该地的水分和热量,故答案选 C 项。南方低山丘陵地区,降水丰富,利用该技术会加重土壤湿度,从而影响农业生产,A 项错误;山东半岛和东北平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水分能够满足农作物的生长需要,故 B、D 两项错误。“双高”甘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