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医科大学攻读 博硕士学位论文课题开题报告书 研 究 生 张金牛 学 号 202520609 年 级 二年级( 2025 级) 学 院 第二临床学院 专 业 康复医学与理疗学 导 师 吴建贤 开题报告日期: 2025 年 10 月 日 安徽医科大学讨论生学院制表说 明本报告书在导师审查并签名后由讨论生本人在本教研室内作过开题报告前一周报送开题小组专家人手一份,以便专家查阅并做好提问、建议等准备;开题后由各教研室保留,并作答辩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最后归入讨论生培育手册。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及课题计划文 献 综 述 题目脑瘫患儿主要照料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论 文 题 目脑瘫患儿主要照料者生存质量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开 题 报 告 日期2025 年 10 月 20 日综述完成时间2025 年元月1. 理论依据、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与本课题有关的国内外讨论情况: 脑性瘫痪( 简称脑瘫) 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脑瘫致残率高,康复难度大,恢复时间长,给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躯体、精神及经济压力,影响了患儿及其家庭的生存质量。[1] 目前国内外有大量讨论对脑瘫患儿父母从心理压力、焦虑情绪、健康教育需求、应对方式、适应状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讨论,并证实了脑瘫患儿父母较正常儿童父母存在明显负性精神心理因素。[2-6]有大量讨论证实孩子的健康与父母的身体、情感和社会健康以及他们养育孩子的方式息息相关。[7]养育一个脑瘫儿童父母所要承受的压力比养育一个没有残疾的儿童要大2倍,[8]有的讨论发现可达5倍,[9]这些压力导致患儿父母照料者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目前国内外讨论证实,脑瘫不仅影响患儿本身生存质量,也对患儿父母的生存质量造成了影响,并有结果表明患儿母亲的生存质量明显低于健康对比组,[10-11]目前国内外关于脑瘫患儿照料者生存质量的讨论,主要集中在脑瘫患儿父母方面,并且证实家长对待脑瘫患儿的方式是影响患儿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 甚至超过了疾病本身的影响, 而且是唯一可以影响患儿社会心理健康的因素,[12]脑瘫患儿主要照料者良好的生存质量对于脑瘫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中国处于社会转型期,不少脑瘫患儿父母忙于工作,脑瘫患儿主要照料者中,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占有一定比例,他们大都处于中老年,关注这类群体的生存质量的讨论极少。既往讨论主要集中在脑瘫患儿父母,对于非父母主要照料者关注极少。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