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疮(玫瑰糠疹)中医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 2025 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ZYYXH/T347-2025)。本病好发于青壮年,春秋季常见。皮损好发于颈、躯干、四肢近端,颜面及四肢远端一般不发生。风热疮大多先在躯干或四肢局部出现一个较大得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称为母斑或前驱斑,母斑中央有自愈倾向,而边缘有活动性。母斑出现后 2~21 天(多数在 1~2 周)继发斑(子斑)成群发生,多见于躯干、四肢近端与颈部等衣服遮盖得部位。皮损具有多发性、对称性得特点。典型者得皮损为长轴与皮纹走向一致得鳞屑性斑丘疹。经典得继发斑有两种主要类型,并可同时存在:①类似母斑得皮损,但比母斑小,最大直径<2cm;②红色丘疹,较小,表面常无鳞屑,随病程进展,其数目增多,并向周围扩散。风热疮得继发斑一般可持续 2~10 周。中心先自愈,边缘红斑上覆以鳞屑,称为领圈状脱屑,常伴不同程度得瘙痒。本病有自限性,很少复发。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临床治疗指南-皮肤病与性病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25年)。(1)本病好发于 10~40 岁,春秋季多见。(2)好发于躯干与四肢近心端,面部、小腿一般不受累。(3)少数病例发疹前1~2周可有全身不适、头痛、低热、咽痛、淋巴结肿大等前驱症状。(4)皮疹初起为椭圆形或圆形淡红色或黄褐色斑片,直径约3~5cm,边缘略高起,被覆糠秕样鳞屑,称为母斑或先驱斑,常为1个,多位于胸、颈、腹、背或四肢等处。(5)母斑出现1~2周,躯干及四肢近侧端相继出现大批形态与母斑基本相同、但较母斑较小得继发斑。特征性继发斑得直径就是0、5~2cm得圆形或卵圆形斑,淡红色或黄褐色,有细小皱纹,边界清楚,覆有细薄得糠秕样鳞屑,皮损长轴与皮纹方向一致。(6)口腔损害:表现为口腔黏膜得点状出血、糜烂或溃疡等。(7)非典型玫瑰糠疹:表现为母斑缺乏或出现2个以上得损害;继发斑缺乏或呈不对称分布;有丘疹型、水疱型、紫癜型、荨麻疹型、湿疹样型等。(8)多有轻度或中度瘙痒,少数剧痒或不痒。(9)病程自限,一般为4~6周,少数可半年以上,很少复发。(10)病理呈非特异性皮炎改变。(二)证候诊断1、风热蕴肤证: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淡红斑片,上覆细薄鳞屑,发病急骤,轻痒或剧痒。伴心烦口渴,尿微黄,大便干。舌质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2、血热风盛证:皮损色泽鲜红,上有糠秕样鳞屑,瘙痒较剧,伴有抓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