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神话故事》导读课【教学目标】1.由教材第四单元的神话故事(篇)引向《中国神话传说》(本)的阅读,结合单元要素,了解神话的特点。2.欣赏精美的插图,感受“本”中神奇的想象,用视觉化策略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的兴趣。3.关注不同版本,引导学生对版本有所了解;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节奏做出个性化的安排。【教学重点】欣赏精美的插图,感受“本”中神奇的想象,用视觉化策略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神话传说》的兴趣。【教学难点】关注不同版本,引导学生对版本有所了解;制订阅读计划,指导学生对整本书的阅读节奏做出个性化的安排。【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神话特点1.课件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第一自然段,观察发现了什么?2.神话故事为什么要用“很久很久以前”开头?指名交流。小结:读神话,故事产生的确切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感受神话的神奇。3.回顾单元语文要素。活动二:读“快乐读书吧”1.自由读“快乐读书吧”的内容,你又了解到神话的哪些特点?预设:解释祖先对世界的疑问,口耳相传,在严肃的仪式上郑重地讲述,气魄宏大、想象神奇,世界各地都流传着多姿多彩的神话传说……一个个流传至今的神话传说,体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和无穷的幻想,让我们感叹一一神话,永久的魅力,人类童年时代飞腾的幻想!活动三:让阅读插上想象之翼1.聚焦形象,再探“神奇”(1)除了课文中学到的神话,你们肯定还知道些别的神话故事。我们来做个游戏--看图猜神话。(2)继续欣赏,这些图片上的人物,你都认识吗?师播放图片并简要介绍,引导学生认识:独脚人面的毕方鸟、鼓其腹则发出雷声的雷神太阳的栖息地扶桑树……(3)看到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感受?(预设:震撼、神奇……)这些都是我们祖先想象出来的,想读读他们的故事吗?这些故事都在《中国神话传说》这本书中。(4)人类在大禹建立夏朝之前的那段历史是没有文字记载的。这段时期,我们称之为上古时期。《中国神话传说》写的就是上古时期的神话传说。打开这本书,就可以跨越整个上古时期,认识那个时代的神灵和英雄,绝对能让你大开眼界。刚才我们通过欣赏图片认识了书中的神和物,其实读着书中的文字,更能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接下来让我们读文字、想画面,也许读着读着,你就会想象出那些神灵和英雄的长相。出示书中描述神灵长相的文字:女娲--人头蛇身或人头龙身;相柳--人面蛇身,长了九个脑袋,全身青色,九个脑袋可以分别移动,分别去九座山吃饭;仓颉--脸像龙,有四只眼睛,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