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故事二则【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历史故事更加了解,增加课外阅读的兴趣。语言运用:找出表示故事发展先后顺序的词句,能够简要复述故事。思维能力: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体会人物的心理,理解两则寓言的寓意,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审美创造:引导学生懂得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意见的道理,以及懂得学习要练好基本功和防微杜渐的道理。【课前解析】关注原著:《扁鹊治病》原文见《韩非子·喻老》。整个故事以时间为序,以蔡桓侯病情发展为线索,讲述了扁鹊和蔡桓侯四次见面的情形,通过两人的不同神态、语言,刻画出扁鹊的医术高明、尽职尽责,蔡桓侯的骄傲自负、不听善言。故事以蔡桓侯悲惨的结局,警示人们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纪昌学射》原文见《列子·汤问》,纪昌拜射箭能手飞卫为师,飞卫却让他先下功夫练眼力。作者详细描写纪昌如何练眼力,只用一句话交代飞卫教纪昌学习开弓射箭,突出了纪昌的恒心和毅力。故事阐明了一个道理: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它的基本功入手。从另一个角度,还可以看出名师指点对学习成果的重要作用。关注主要人物:扁鹊,姬姓,秦氏,名越人,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从师于长桑君,尽传其医术禁方,饮以山巅“上池”(石盆)之水,修得高超医术。蔡桓侯(?— 公元前 695 年),姓姬,名封人,华夏族,他是春秋时蔡国(现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国君,在位共 20 年。纪昌,中国古代寓言故事人物,为神箭手,以好学和坚韧著称。飞卫,春秋战国时期赵国 邯郸 人。相传飞卫是继后羿之后,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神射手。关注复述课文的方法:故事主要情节部分记叙顺序基本相同。《扁鹊治病》中,扁鹊与蔡桓侯的前三次相见,都是按“指出病在何处—蔡桓侯的态度—扁鹊告退”的顺序来写的。《纪昌学射》中的两次练眼中的两次练眼力,都是先写“纪昌拜见飞卫”,再写“飞卫提要求”,接着写“纪昌如何练眼力”,最后写“练眼力的结果”。除此之外,故事很有条理,抓住表示事情先后发展循序的词句。主要信息不遗漏,任务对话要转述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复述。【教学目标】1.认识“拜、侯”等 6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扎、纪”。2.能抓住表示故事先后顺序的词句,简要复述故事。(重难点)3.能和同学交流从故事中明白的道理。【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出示课件 2)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