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蝴蝶的家【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深入思考和感悟,体会中华文化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尊重。语言运用:抓住重点语句体会作者对弱小生命的关爱之情。思维能力: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再把问题分类,并尝试解决。审美创造:体会作者语言的生动优美,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课前解析】关注语文要素: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是与自然、科技有关的科普类文章。教师要在前几课学习的基础上,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问题,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 ,并尝试解决。同时,引导学生养成善于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思考的阅读习惯。关注表达方式:这是一篇言辞优美的散文,以问题为线索,思考蝴蝶的家在哪里,以“雨天蝴蝶躲藏在哪里”贯穿全文,真切地表达了作者对幼小生灵的关爱之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所具有的善于思考、长于观察的良好的科学素养。【教学目标】1.认识“避、撼”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雀”。2.能在阅读过程中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试着分类。能筛选出最值得思考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重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预学单、共学单【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尝试运用本单元学到的提问方法学习一篇略读课文——《蝴蝶的家》。(板书:蝴蝶的家)希望同学们独立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出值得思考的问题。(出示课件3)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随文画出极易写错的字。重点注意“雀”的读音。 (出示课件4)2.说一说:课文围绕“蝴蝶的家”讲了哪些内容?(出示课件 5)担忧蝴蝶(第 1、2 自然段);寻找蝴蝶的家(第 3-5 自然段);最终无果(第 6 自然段)。(板书:担忧)三、再读课文,提出问题1.自读提示:读课文,提出自己的问题,再试着把问题分分类,选出你认为最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并尝试解决。(出示课件 6)2.汇报交流:(1)本单元前三课,我们学习了哪些提问方法?(出示课件 7)(板书:提问)从课文局部和整体提问;从内容、写法、启示提问;筛选出对理解课文有帮助的问题;借助问题理解课文。(2)认真读课文,试着用前几课学过的提问方法,提出自己的问题!(出示课件 8)预设:①蝴蝶的家在哪里?(根据课文内容提出了问题。)② 第 3、4 自然段为什么要用自问自答的方式来写?(文中自问自答的地方很多,这个同学发现了作者写文章的秘密。)③ 蜗牛的家又在哪呢?(这位同学能联系自己的生活想到了蜗牛。他从课文启示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