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精 华版教案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精 华版教案_第1页
1/4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精 华版教案_第2页
2/4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精 华版教案_第3页
3/4
21 古诗三首【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领略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在家国大义面前的不同风采,感受“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家国情怀。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古诗,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古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思维能力:通过古诗中关键字词的解释,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格,感悟诗人表达的强烈的爱国情怀。审美创造:比较阅读《出塞》《凉州词》两首古诗,感受诗人平息战争的美好愿望和战死沙场的英雄气概。【课前解析】关注古诗:《出塞》感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表达了诗人对安定、和平生活的渴望与期盼;《凉州词》描写了出征前将士们开怀畅饮的场面,表现出将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豪迈情怀;《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表现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关注学习古诗的方法:1. 借助文中插图,理解诗句的意思。2. 根据注释,并借助相关资料理解诗句意思,体味诗人情感。【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 10 个字。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重点)3.能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了解古诗背后的时代背景,体会诗歌的思想情怀。(重难点)【课前准备】学生课前搜集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塞、秦”等 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将”,会写“塞、秦”等 10 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能默写《出塞》。3.结合插图和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重点理解“龙城飞将、胡马”等词语的意思。4.感受诗人希望边关巩固、国家安全与统一的迫切心情。【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新课1.(出示课件 2)导入: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各种题材的古诗,有写田园风光的,有记人物故事的,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边塞诗。(出示课件 3)我们先来看第一首——《出塞》。(板书:出塞)2.师生共同理解“出塞”一词。3.介绍王昌龄。(出示课件 4) 二、初读《出塞》,识记生字1.(出示课件 5)自由朗读《出塞》。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2.学习本诗生字。指导:①“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②多音字“塞”和“将”的读音和字义。③“秦”的写法。三、借助资料,理解《出塞》1.借助注释,理解诗歌前两句意思。(出示课件 6)(1)“秦时明月汉时关”,只是说秦朝的明月和汉朝...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1 古诗三首 精 华版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