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精 华版教案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精 华版教案_第1页
1/4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精 华版教案_第2页
2/4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精 华版教案_第3页
3/4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通过查找资料,联系时代背景,追寻历史足迹,弘扬延安精神。语言运用: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 思维能力: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审美创造:联系生活和学习实际理解延安精神,明白国家和民族的繁荣振兴需要延安精神的道理。【课前解析】关注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是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的一篇略读课文。本文是一首现代诗。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精神支柱,需要继承和发扬。关注教学策略:这是一首新诗,且离学生年代较远,因而理解起来比较困难,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课文插图是黄土高原的风光,近处是窑洞,远处是宝塔山。有助于拉近学生与诗歌内容的距离,帮助学生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教学目标】1.认识“延、昔”等 6 个生字。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懂得诗歌表达的意思,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重点)3.理解诗中的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延河叮咚的流水、枣园梨花的清香、南泥湾开荒的镢头、杨家岭讲话的会场”等具体事物的含义。(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介绍背景导入:(出示课件 2)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回忆那峥嵘岁月,我们忘不了延安,忘不了那激励我们的延安精神。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首诗歌,请同学们跟随老师的步伐,走进延安,去感知那如火的战斗岁月。(出示课件 3)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1.(出示课件 4)请大家打开课本,认真朗读《延安,我把你追寻》这首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停顿。2.学习本课字词。3.朗读全诗,纠正字音,把握韵脚。(1)诗词歌赋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做押韵。韵脚是诗、词、歌、赋等句末押韵的字。请几名同学合力分节朗读全诗。其他同学纠正字音,找出韵脚。(出示课件 5-7)(2)(出示课件 8)全诗押的是 ang 韵,基本上每节诗二、四句末尾的一个字都有ang。韵脚是:光、阳、香、场、琅、炕、响、梁、煌、翔、想、阳。提示:①第三小节中本是“琳琅满目”,为了押...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统编版2025秋新教材】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精 华版教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