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观潮【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壮观,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语言运用:重视朗读的指导,指导学生通过主动积累、梳理,感受文章语言表达特色。思维能力:抓住作者描写景物的先后顺序以及表达方法,能结合字句的描写,展开真实场景的想象,将文句与图景匹配,并比较不同阶段的场景的描写。审美创造:以欣赏的眼光,评价文中优美句子的独到之处,用朗读的方式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能鉴别钱塘江大潮以奇为美的特点,且迁移到生活中发现景色的美,激发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感情。【课前解析】关注文本:课文记叙了一次观潮的盛况。作者用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细腻的笔触,描写了钱塘江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写出了大潮的雄伟壮观,表达了对钱塘江大潮奇观的惊叹与热爱。关注结构:课文先总后分,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去后”的顺序描写了钱塘江大潮。关注描写:课文由静态到动态展开对大潮的描写。在潮来之时,作者从声音、样子两个方面重点描述了其景象,词句极具画面感和现场感,借观潮者的热烈反应衬托了大潮的雄伟壮观。【教学目标】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 14 个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 3、4 自然段。3.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重点)4.能边读边想象画面,说出印象深刻的画面,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美。(重难点)5.读《浪淘沙》(其七),能从课文中找出与诗的内容相关的句子。(难点)【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 1.认识“盐、屹”等 12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薄”,会写“潮、据”等 15 个字,会写“奇观、农历”等 14 个词语。读熟课文。2.能说出课文描写钱塘江大潮的顺序。【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引导:钱塘江大潮天下闻名,每年都有不少游客前来观看这一奇景。(出示课件 3)(播放钱塘江大潮视频)如果用一个词语来评价视频中的钱塘江大潮,你会用哪个词语呢?(指名说)(出示课件 4)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观潮》。(板书:观潮)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认真朗读课文,随文强调文中极易写错的字。(出示课件 5)2.学写字。(出示课件 6)指导:“顿”左右同宽;“崩、震、霎”上扁下长,上收下放。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浏览课文,说说课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