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作业现场危险源辨识及防范措施序号作业活动时态/状态可能导致的事故是否可以避开防范措施1船舶系离泊位作业现在/正常绞缆配合失误,缆绳崩断(磨损严重或受力不均);人站在缆绳圈内或跨住缆绳人身损害是1、操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不准穿拖鞋、赤脚、赤膊操作。衣服须穿戴整齐,不准敞开,以防止卷入绞缆机滚筒内。2、绞缆时人和滚筒要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上工作,不准靠近吃力紧张的缆绳、站在缆绳圈内或跨住缆绳,彼此要相互关照,及时提醒防止事故发生。3、靠离时,工作人员应随时向船长报告艏艉距离及其它安全状况和缆绳的收放情况,驾驶台需要动车时,要事先通知工作人员,以免动车时将缆绳缠入推动器。4、绞缆速度要听从指挥,切勿硬绞系缆,以防损伤绞缆机或发生断缆的危险。5、带缆操作,艏艉必须密切配合,协调一致,及时调整系缆受力;靠妥泊位后,外档锚如不绞起,,应放松锚链,不使其吃力。6、当采纳地垄缆或码头桩系尾拢缆移动船舶时,应在岸上设立“禁止停留”等警示性标志,防止缆绳伤及行人。2船舶避让现在/正常 过往船舶未避开施工船舶锚缆;船舶设备损坏是1、甲板值班人员应注意周围水域船舶动态止过往船舶或者靠离的辅助船舶的螺旋到施工锚缆3作业现在/正常 机械碰撞人身损害是1、工作时,其作业半径范围内(甲板船禁止站人,操作时必须事先发出信号4作业上下船现在/正常人身损害、落水是1、要严格根据管理制度实施,不得不穿戴防护用品,防止造成事故发生。5船舶在视线不良时航行现在/异常大雾、大雪、暴风雨、未按规定鸣放雾号;未按规定派人了望;船舶碰撞、搁浅是1、船舶驾驶员要仔细学习和掌握《1972 年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交通部海上雾中航行规则》,结合本船舶特点正确理解和掌握规则要求。2、船长和驾驶员应当对航行水域的水深、气象、潮汐、航标、碍航物等特点有充分的了解,结合本船的船舶性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视线不良时的安全措施。3、船舶遇视线不良时,驾驶员应立即实行以下措施,并报告船长。①适当降低航速.②按规定开始发放雾号。③派水手到船首了望;风浪大时,可在驾驶台了望。④根据实际情况,关闭全部或部分水密门;准备各类救生设备。⑤各船在任何时候都要以安全航速行驶,加强与进出港船舶的联系,时刻把本船航行在安全的水域。⑥在视线不良时,应选择合适的锚地锚泊,保证船舶安全.6船舶夜间施工或航行现在/正常夜间出现的背景亮光影响;无法正确判别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