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人工智能技术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与进展(全文)摘要人工智能(AI)是生物医学领域过去十年中进展最快的新技术领域之一。 以影像组学、机器学习和深度神经网络等为代表的 AI 技术,因其能从医 学资料中高通量地猎取特征信息、分析特征数据并挖掘揭示数据与医疗结 果之间的潜在联系,愈发被讨论者青睐。胃癌在我国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 死亡率,而将 AI 技术和内镜、影像、病理及测序分析等相结合的检查手 段,已经在胃癌的辅助诊断、疾病分期和预后以及疗效预测等方面取得了 重要的进展。AI 在医疗行业中的应用极大提升了高通量数据的有效利用率, 加速了疾病诊疗的智能化进程,但同时也在医学伦理、患者隐私和医疗 AI 的法律主体地位等方面产生了许多问题。未来,合理地规划和管理 AI 技术,有望为推动医学进展及重塑医疗行业提供强大的动力。胃癌的总体治疗效果不佳,在全球范围内都有着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 导致胃癌患者预后不佳的主要原因是胃癌较强的肿瘤异质性,而当前常见 的影像学和病理学检查手段受到检查精度的限制,也只能在组织学水平上 为临床医师提供治疗依据[2]。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AI)是 在理解、分析和表达数据时,具备模拟人类认知的计算机系统。近年来, AI 已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其中以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为代表的 AI 技 术,更是在医学图像识别领域表现出了超越人类科学家的数据分析能力, 具备在未来辅助临床医师实现个性化医疗的潜力[3-4]。基于以上背景,本 文将就 AI 在胃癌治疗领域与内镜、影像学检查、病理诊断、测序分析等 方式上的应用和评价效果做相应的综述。一、AI 与内镜检查的结合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胃癌的标准诊断方式为内镜检查,包括白光内镜、 放大内镜、放大内镜联合窄带成像技术(magnifying endoscopy with narrow-band imaging ,ME-NBI )和超声内镜等。早期胃癌患者总体生 存率(90%)明显优于进展期胃癌(25%~30%),故胃镜检查中准确识别早期胃癌和癌前病变并进行正确的分类,对改善胃癌患者的总体预后具有 重要的临床价值[5-6]。然而,目前人工胃镜检查的方法存在很多缺陷,前 期讨论发现,内镜的误诊率可达 7.2%,其中 73%是由于检查者的主观错 误所致,而对于经验不足的检查者其漏诊率可达到 20%~40%[7-8]。其具 体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与进展期胃癌相比,早期胃癌缺乏典型的 大体改变,在形态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