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 章资格审查大纲规定2.2 根据招标采购项目对应 技术管理规定和投标企业 资格原则、业务范围等规定,掌握工程施工与总承包、货品、服务招标采购项目招标资格审查原则、措施,制定资格预审或后审原则和程序;掌握起草公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编制资格预审文献,资格预审申请文献 构成,组织资格预审选择合格投标人。熟悉《原则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献》应用。重要内容资格审查是指招标人对潜在投标人经营范围、专业资质、财务状况、技术能力、管理能力、业绩、信誉等多方面评估审查,以鉴定其与否具有投标、签订和履行协议 资格及能力。资格审查既是招标人 权利,也是大多数招标项目 必要程序,它对于保障招标人和投标人 利益具有重要作用。根据《招标投标法》第 18 条规定,“招标人可以根据招标项目自身 规定,在招标公告或者投标邀请书中,规定潜在投标人提供有关资质证明文献和业绩状况,并对潜在投标人进行资格审查;国家对投标人资格条件有规定,根据其规定”,“招标人不得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者排斥潜在投标人,不得对潜在投标人实行卑视待遇”。5.1 资格审查 原则和措施原则资格审查 内容一般包括:申请人 资质条件、财务状况、』资格能力,招标人针对招标项目提出 其他规定。Z绩、信誉、项目管理机构及其投人人员资格审查应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和诚实信用” 基础上,遵守科学、择优和合法原则。措施资格预审资格预审是招标人通过公布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向不特定潜在投标人发出投标邀请,并组织招标资格审查委员会根据招标资格预审公告和资格预审文献确定资格预审条件、原则和措施,对投标申请人 经营资格、专业资质、财务状况、类似项目业绩、履约信誉、企业认证体系等条件进行评审,确定合格潜在投标人。合格制有限数量制一般状况下应采纳合格制,潜在投标人过多,可采纳有限数量制。资格预审可以减少评标阶段工作量、缩短评标时间、减少评审费用、防止不合格投标人挥霍不必要 投标费用,但因设置了招标资格预审环节,而延长了招标投标过程,增长了招标投标双方资格预审费用。资格预审措施比较适合于技术难度较大或投标文献编制费用较高,且潜在投标人数量较多招标项目。资格后审资格后审是在开标后 初步评审阶段,评标委员会根据招标文献规定投标资格条件对投标人资格进行评审,投标资格评审合格投标文献进入详细评审。对资格后审不合格 投标人,评标委员会应当对其投标作废标处理,不再进行详细评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