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结直肠息肉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进展(全文)摘要结直肠癌是全球第 3 大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经"腺瘤-癌"的进展模式演变 而来,对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早期检出和及时治疗明显减少结 直肠癌的发生。内镜检查技术日益进展,提高分辨率、图像增强、提高可 视化等相关技术应用于结肠镜,显著提高了息肉检出率及腺瘤检出率。在 内镜下治疗中,应该根据结直肠息肉生长部位、大小、形态选择合适的息 肉切除方法,尽可能提高整块切除、完全切除率,减少复发率及并发症发 生率。本文就结直肠息肉的分类、内镜检查技术和治疗的方法及进展做一 综述。结直肠息肉通常是指突起于大肠腔内的肿块,根据其病变部位、大小、形 状及病理学可有多种分类方法[1]。单纯结直肠息肉的患者大多无临床症状 及体征,多于常规体检时发现,经普通结肠镜可确诊,但常常存在漏诊, 平均结直肠息肉、腺瘤漏诊率分别约 28%、20%[2]。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全球第 3 大常见的恶性肿瘤,通常经"腺瘤-癌"的进展模 式演变而来,对结直肠息肉尤其是腺瘤性息肉的早期检出和及时治疗明显 减少结直肠癌的发生,减少息肉治疗相关并发症,进一步为患者节约治疗 成本和时间 ,减轻患者痛苦[1,3,4]当前,内镜检查技术日益进展,提高 分辨率、图像增强、提高可视化等 相 关 技 术 应 用 于 结 肠 镜 , 显 著 提 高 了 息 肉 检 出 率 (polyp detection rate,PDR)及腺瘤检出率(adenomadetection rate ADR)。本文对结直肠息肉的分类、内镜检查技术和治疗 的方法及进展做一综述。结直肠息肉的分类1. 大小分类:通常根据息肉直径大小,将<5 mm、>5 10 mm 、>10 20 mm 、>20 mm息肉分别称为微小息肉、小息肉、大息肉、巨大息肉[4]。2. 肉眼形态学分类:根据息肉形态及与黏膜平面关系,巴黎分型将息肉分为带蒂型(Ip)、亚蒂 型(Isp)、无蒂型(Is)、浅表隆起型(Ila)、浅表平坦型(Hb)、浅表凹陷型 (n c)。以活检钳闭合高度(约 2.5 mm)区分 Is 和 Ha,凹陷深度 1.2 mm 以内为 Hc 型息肉,混合型息肉则存在两种类型组合[5]。结肠侧向发育型(laterrally spreading tumor LST)病变是向肠壁四周而 非垂直方向生长的直径超过 1cm 的病变,根据表面形态分为颗粒型 (LST-G、非颗粒型(LST-NG)两大亚型。其中 LST-G 又分为均质型、结节 混合型,均质型LST-G 对应巴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