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销售报表看超市管理 门店的报表即每月汇总、统计各个部门销售数据的报表,其中包括各部门的销售额、毛利、销售构成比、日平均销售额以及日销售额在一个月中各自所占的比率等各项数据指标。面对这样一张报表,如何能在这些繁琐的数据中,合理的得出对门店日常经营管理的各项措施和办法是至关重要的。 报表的分析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首先可以从每日的销售额在本月总销售额中所占的比率,看出一周中最忙的时间段在哪几天,这样有助于安排门店员工的工作与休息,但是也须在分析报表的同时,注意一些特别的日子,如节假日、突发性的集团购买、发工资日(主要是在大型厂矿机关的门店,销售主要来自于此)。大部分大中型门店在周五、六、日三天的销售要高于其他时段(小型便利店尤其是消费水平低的地方,在周末,可能因为消费群到大型超市购物,反而会出现大幅下降的现象),故应该在繁忙时段到来前,备足商品,并减少员工休假,以增加服务人员等举措。 2.从毛利率可以看出门店每日的毛利率和各部门毛利率的高低。现在大型卖场的综合毛利率在 10~12%,超市的毛利率在 15~18%,便利店的毛利率可能会在 20%左右。其实综合毛利率的高低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节假日的到来而随之提升。一般来说,节假日时,高毛利的商品会有较大提高,从而对门店的毛利有一定的补充,这样就有助于门店的管理人员合理补货和安排利润计划。 3.从各部门的贡献毛利率由高到低的排列可以看出,一般的排列为:文具、塑料五金、针织品、小食品、曰化、烟酒、肉食、副食品、粮油。管理者由此可以逐步调整单品价位和普通商品与利润商品的结构,促使其在综合毛利贡献率上减少差距。对于贡献毛利率较高的部门应加大要货的力度,对于贡献毛利率较低的商品部门应加大调整力度,了解目标顾客群的消费需求。例如:肉食品会因夏季的到来而销售下滑.就应通过增加夏季的畅销品来转移定位。某一部门可能会因利润商品的断货,而使整个部门的贡献毛利率下滑(有时即使是销售额不变,但是利润率却下滑很多),这就要求门店根据自身的情况,重视利润商品的库存,合理提出要货需求单以便配送中心配送。 4.根据报表可以有效地提高毛利率。假如一月的毛利率低于估计水平,就可以对各部门的毛利率和销售构成比进行人为调整。例如:一月的整体毛利率为 17%,低于估计毛利率 18%,而其中小食品的销售构成为 28.71%,但是毛利率为 18.5%,为了提高总体毛利率,就可以增加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