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作业设计与管理策略探讨“双减”政策落地,让作业成为各中小学乃至整个社会都在讨论的热门话题。如何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管理作业,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成为老师面临的一大挑战。我们整理了一些关于作业设计和管理的策略,希望能给您启发。一作业设计如何满足不同学生的进展需要?好作业是有特征的:量不必多却类型多样,不同学力的学生都有体验成就感的机会,常常聚焦同一个问题却让不同学生经历不同的思考过程、展示不同的结果......0I 让学生拥有作业选择权,减量常规解题作业常规解题作业是指常见的、以呈现结果为目标的封闭式单一性作业。常规解题作业侧重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强化,重在训练。这种类型的作业有其价值所在,不能一刀切“取消”,而是要减“量”提“质”。1、选“好”题,辨析一道题包含的知识点容量。我们往往认为,常规解题作业重在“解”。其实,练习的路径不只让 学 生 “ 解 ” 这 一 条 , 还 可 以 让 学 生 参 加 到 选 择 、 辨析“好”题中来。何谓一道好题?评判的标准并非它能难倒多少学生,而是一道题是否由多个知识点结合而成,且所蕴含的这些知识点、能力点能否与学生的认知水平适恰,是否能在体现一定区分度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对学科学习的兴趣和对新知识的探究欲望。2、比“结构”,题量较大时比较问题的相似性。在学习完某个知识点后,教材和作业册一般都会安排大量同结构的解题练习。当学生的基本训练目标达成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参加“定作业题量”活动,即观察一批习题,找出结构相同的题目,讨论通过后,只保留其中一或两道题,将题量减下来。这能让学生更加仔细阅读这些题目,并积极参加到辨析、讨论、选择题目中来,提升解题、析题的能力,学生也为自己能决定作业量而获得成就感。02 满足两头尖学生的成就感,小量恒定作业“小量恒定”就是每天一点点,分为“每日一算”和“每日一题”。1、“每日一算”夯基础,谁都可以是计算达人在一个班里,总有一部分学生数学能力相对较弱,获得肯定的机会少,学习积极性也随之受挫。但这些学生面对与教材同难度的计算题,在每日重复练习之下完全有能力答对。为了鼓舞这部分学生,我特地设计“每日一算”作业。“每日一算”,即全体学生每天做两道计算题,重在夯实计算技能。题目一般由老师和学生负责人共同商定范围,然后负责人每日在黑板一角抄题。负责人由学生自主申报,每人负责一周,不仅负责抄题,还承担督促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