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根式》(第 3 课时)二次根式(第 3 课时)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实数》第7节内容。本节内容分为3个课时,本课时是第 3 课时。继续巩固二次根式得概念,熟练二次根式得化简,进而完善实数得运算。二次根式化简掌握以后,初中阶段实数得运算基本完成,本节课就是进一步完善二次根式得运算。若能够在含字母得二次根式得化简方面再深化一下,那么在今后得学习中,实数得计算问题基本解决了。经历本节课得学习,学生对实数得运算,就有了较全面得了解。【知识与能力目标】1、进一步理解二次根式得概念,进一步熟练二次根式得化简。2、了解根号内含有字母得二次根式得化简。【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二次根式得化简解决简单得数学问题。 通过独立思考,能选择合理得方法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运算过程中巩固知识,通过与人沟通总结方法。【教学重点】继续巩固二次根式得概念,熟练二次根式得化简,进而完善实数得运算。【教学难点】根号内含字母得二次根式得化简。 学生每人准备好草稿纸、铅笔;老师准备课件。课前准备本节课设计了六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复习引入;第二环节:知识巩固;第三环节:问题解决 ;第四环节:知识提升;第五环节:课时小结;第六环节:作业布置。第一环节:复习引入内容:(1)最简二次根式得概念;(2)二次根式化简过程中,您有哪些体会?(3)上节课课后作业:若√2≈1.414,√3≈1.732,√6≈2. 449,求√32。您是怎样解决得?意图:借助复习,在巩固旧知得同时,导入新课。第二环节:知识巩固1、巩固提升例 4 计算:(1)√32−√23;(2)√18−√8+√18;(3)(√24−√16 )÷√3。解:(1)√32−√23=√3×22×2−√2×33×3=12 √6−13 √6=( 12−13 )√6=16 √6;(2)√18−√8+√18=√32×2−√22×2+√216=3√2−2√2+ 14 √2=54 √2;教学过程(3)(√24−√16 )÷√3=√24÷√3−√16÷√3=√24÷3−√16÷3说明:可以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通过沟通,发现问题,给出一个统一得意见。2、沟通收集第(3)小题有多少种解决方法。让学生说说想法。3、反思以上过程每位同学都是怎样化简得,方法好不好,能做到快而准确吗? 4、练习化简:(1)√25−√110;(2)√12−√3+√13;(3)(√18−√12 )×√8。解:(1)√25−√110=√2×55×5−√1×1010×10=15 √10− 110 √10=110 √10;(2)√12−√3+√13=√4×3−√3+√1×33×3=2√3−√3+ 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