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三《三味书屋》教学设计之三教学目标:1、了解鲁迅从小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从中受到教 育。2、学会本课生字 15 个,读准多音字“兴”、“几”,能给多 音字“兴”、“几”据词定音;理解“来历、勤奋、默默”等词语 的意思。3、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的陈设。4、能理解“鲁迅把这个‘早’字也深深地刻在心里”这句话的 意思。5、能按方位顺序写一段话,介绍一个地方。教学重点:能按方位顺序说说三味书屋内的陈设。围绕“早”学,让学生了 解鲁迅小时侯勤奋好学、严格要求自己的事迹,从中受到教育。教学难点:理解第 3 自然段中第 3、6、7 三句话。教学准备:1、自制课件。2、课前利用双休日让学生参观三味书屋。3、搜集有关鲁迅的资料。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鲁迅先生和三味书屋。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一、简介鲁迅、三味书屋,揭题1、简介鲁迅在已经过去了的十月,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汇聚在古城绍兴,共 同追忆和颂扬着一位伟大的先生,一位让所有绍兴人乃至所有中国 人引以为傲的伟大的先生。他是谁?作为鲁迅故乡的后代谁能将自己对先生的了解简要告诉大家?2、简介三味书屋从学生对鲁迅先生的介绍中,自然地了解私塾,初步知道三味书 屋是鲁迅小时侯读书的地方,先生叫寿镜吾。“三味书屋”是鲁迅的启蒙老师寿镜吾家祖传的书屋,原来叫“三余书屋”。要想弄清“三味”的含义,先得看三味书屋的一副 楹联:至乐无声唯孝悌,最美有味是诗书。由此可知:“味”是从“诗书”中来的。“诗书”是儒家经典的 代称。而儒家经典可分为三大类:第一类为“经”,第二类为“史”,第三类为“子”。古人以“味”取譬,认为“经”是谷物,“史”为菜肴,"子”则是点心。“经”“史”“子”,三“味”一体,配置出一道营养丰富的别致的中华文化大餐。这就是“三味” 之所指,故寿镜吾之子寿洙邻说“三味”为:“读经味如稻粱,读 史味如肴馔,读诸子百家味如醯(xi)醢(ha i)。”不久前,寿镜吾先生的孙子寿宇提出了通俗浅显的新解释:“三 味就是布衣暖,菜根香,诗书味道长。”它表达了读书人淡泊名利、 甘于清贫、一心、向学的高尚志向。二、朗读课文、说说大意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沟通。三、反馈,字词预习情况。•认读 15 生字。(1)重点正音:绍、侧、墨、勤、奋(2)学习多音字:兴、几根据不同读音扩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