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9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读后感中国的近现代史,是指 1840 年以来中国的历史。其中从 1840 年鸦片战争爆发到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的历史,是中国的近代史;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历史,是中国的现代史。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究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重视历史的学习与讨论,注意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这是中国的一个优良传统。毛泽东讲过,“历史的经验值值得注意”。他还多次发出过“学一点历史”的号召。邓小平也十分重视用历史来教育人民,教育干部,教育青年。他说过:我是一个中国人,懂得外国侵略中国的历史,“要懂得些中国里斯,这是中国进展的一个精神动力”。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各条战线的生力军。为了胜利地担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我们必须了解中国的国情,不仅要了解中国的今日,还应当了解中国的昨天和前天。对于我们来说,不论今后将从事何种专业工作,学习“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都是很必要的。中国近现代史是区别于世界近现代史,专以中国为近现代历史进展的叙述主体的一门学科。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1840-1919 年)、从五四运动到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1919-1949 年)、从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949-2025 年)。1、从鸦片战争至甲午战争。主要是以地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为代表,坚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指导思想,主张“师夷长技”,学习西方仅停留在“器物”的层面上。 2、从戊戌变法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不同派别先后登上政治舞台,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为指导思想,主张效仿西方变革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继而推及到思想文化的深层。思想启蒙、民主革命思想传播和新文化运动兴起,构成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3、从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中国无产阶级登上政治舞台,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经历了“学俄国走十月革命道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