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解读作者:姜平来源:《湖南教育·D 版》2025 年第 12 期 “”《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下文简称 纲要 )于近日正式颁布,《纲要》总结了该课程实施近 20 年来的实践经验,并对讨论稿进行了多处修改。为了让广阔老师进一步了解《纲要》,本刊记者采访了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项目组负责人郭元祥。 颁布意义:巩固地位 记者:郭教授,《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历经 10 多年的实践与修订,终于正式颁布了。这不仅是健全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迫切需要,更是加强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的迫切需要,对于本课程广阔建设者而言,无疑是个喜讯。您能谈谈《纲要》颁布的意义吗? 郭元祥:《纲要》的正式颁布,经历了一个较长的研制过程。第一,得益于广泛的实践与调查讨论。研制组总结了该课程实施十几年来的经验,收集了全国各地上千个综合实践活动优秀案例,借鉴了这么多年来的讨论成果,访谈了大批一线老师,进行了大量调研。与此同时,还开展了广泛的文献与比较讨论。讨论了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全球化对学生进展的新要求,了解了国外核心素养新进展,如跨学科主题、创新、创业、STEM、全球意识、财经及商业素养、公民素养、环保素养等。此外,还借鉴了自 2000 年以来的 124 个专题教育文件。第二,———研制的过程也非常严谨。从草稿初稿征求意见稿征求校长老师专家意见稿,经过了 10——多年的反复完善、修改,送审程序则经历了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审教育部各司审教育部党—组签发稿正式印发稿这样一个过程,可见《纲要》颁布具有科学、严谨、权威的特点。 《纲要》颁布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一,进一步提升和巩固了该课程的独立地位,有利于发挥其独特价值。其二,《纲要》指明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展方向。其三,进一步推动和深化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促进学校课程文化深度变革、促进老师课程开发能力提高、促进教学与学习方式转变、促进学生关键能力提升等方面的作用将得到更大发挥。 解决的主要问题:五大方面 记者:前面您谈到《纲要》颁布之前,做了广泛的一线调研。从教育部调研的情况看,本课程的实施有什么价值,还需要解决哪些问题? 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及其开设的必要性得到广泛认可,课程开设正逐步法律规范、走向常态,形成了丰富的课程推动模式和资源开发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