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设计《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性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整理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2、过程性目标:引导学生探究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构建知识网络,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从中学习整理知识,领悟学习方法。3、情感性目标: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转化等思想方法;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复习计算公式及推导过程,并能熟练的应用公式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探究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教学准备:六个平面图形的纸片,关于面积计算公式推导的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始动,生活引入1、出示学校操场照片。提问:这是哪儿?美丽吗?对操场,你能提出哪些有意义的问题?2、引入课题:要想计算操场的周长和面积,我们先要复习相关的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板书课题)3、引导学生讨论本课学习任务,明确目标:① 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② 各种平面图形的周长计算公式是怎样?③ 各种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怎样推导出来的?[简析:由学校照片引入,感受学校的美,激发了学生爱校爱学习的情感;又引出操场问题,贴切、自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需要。学生只有在这样的求知欲望驱动下,讨论学习任务,自主确定目标,复习才能更有效,才能把所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东西。]二、梳理,引导建构提问:在小学阶段,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随学生回答一一贴在黑板上)(一)复习平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的意义1、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周长?指着图形描一描,说一说。(老师出示结语)计量周长要用什么单位?2、提问:什么是平面图形的面积?指着图形摸一摸,说一说。(老师出示结语)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3、想想议议(1):分别比较下面各组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你有什么发现?(第 128 页,图略)(二)复习周长的计算。1、提问:这些平面图形,哪些可以用公式来计算周长?(学生说,老师对应板书)2、思考:其它 3 个图形能不能也用公式来计算周长呢?你有什么高招?3、想想议议(2):老师家有一块菜地宽 45 米,长比宽的 3 倍还多 5 米。老师要给菜地四周插上篱笆,至少准备多少米长的篱笆?[简析:让学生给没有规定周长计算公式的图形出高招,学生学得主动,学得积极,培育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与探究精神;通过老师的菜地问题,营造了生活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