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余数的除法》例 5 教学设计(6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有余数的除法》例 5 教学设计何庄 安俊峰教学内容:教科书第 67 页例 5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 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数的单位名称。 3、培育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 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运用有余数除法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理解有余数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用竖式计算: 28÷9= (2)有 17 个苹果,每 3 个分一盘,可以分( )盘,还剩几个? 17÷3=( )盘 ( )个 二、出示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 2、学会正确解答简单的有余数问题,能正确数的单位名称。 3、培育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收集信息、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出示自学提示1. 自读课本例 5,你都知道了什么?2、“最多坐 4 人”你怎么理解?3、“至少”是什么意思?4、22÷4=5( )…2( ),5 后面的( )和2后面的( )中应填什么名数?5、余下的两人应该怎么办?因该租几条船?为什么要“加1”?四、小组合作沟通探究五、回馈展示六、出示检测题(课本67页做一做)( 一)、做一做 有 27 箱菠萝,王叔叔每次最多能运 8 箱。至少要运多少次才能运完这些菠萝?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 至少要运多少次啊?你是怎么想的? 为什么要“加1”。问题:1. 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追问:“最多”是什么意思? 2. 你能自己解决问题吗?动笔试一试。 3、沟通想法,体会“舍余法”。问题:1. 最多能买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2. 还余下 1 元呢,应该再加上 1 个面包吗?对比分析:这两道题,我们都是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的问题,但上面这道题余下“2 人”就要增加 1 条船,下面这道题余下“1 元”, 却不增加 1 个面包 。你发现了一个什么道理?(说明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取舍。)(二)巩固练习1、每本书 4 元,23 元最多能买几本书?25 元呢?2、一张桌子可以坐 4 人,27 位同学至少需要几张桌子?七、总结:今日讨论的问题你学懂了吗?八、布置作业:第 69 页练习十五,第 1~2 题。板书设计: 有余数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