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3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法律逻辑学》期末考试试卷1.“ 凡法律都是有强制性的”这一推断的逻辑形式是_ _______ ,其中逻辑常项是___ ,逻辑变项是_ _________ 。2. 驳倒对方的论据和 _ ________ 并不等于驳倒对方的论题。3. 当SAP与SIP 两种推断都假时,S 与P 的外延具有___________ 关系。4. 反证法是通过确定与原论题相_ 的论题的虚假,然后根据____ __ 由假推真,从而间接确定原论题真实性的方法。5. 与“张三和李四都不是罪犯”相矛盾的必要条件假言推断是 。6.“ 附加刑”可概括为_____ __ 。7.“ 这个村庄没有一个人是罪犯”这一推断的是性质推断中的______ 推断。8. 根据普通逻辑基本规律中的 律,若“甲是法官而不是党员”为假,则充分条件假言推断 真。9.“ 某单位发现,半年内有四次重要的内容被泄露,经调查,把这七次会议参加者的名单全部加以对比,结果发现,凡是有王某参加的四次会议,内容均被泄露,而他未参加的三次会议,内容均未被泄露。其他人员没有和王某相同的情况。调查人员由此断定:王某是四次会议内容的泄密者。”这里调查人员运用了穆勒五法中的 法。(4 分)1. “不A ,就不B” 与“A 或者B” 这两个命题的逻辑形式包含着( )。 A. 相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题号一二三四得分得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一、填空题(除特别注明外,每空 1 分,共 16分)得分评卷人复核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2. 当“p→q” 、“p→”与“→q” 均为真时,p 、q 取值应为( )。 A.都真 B. p 真q 假 C. p 假q 真 D.都假3. “甲班所有同学都学法律逻辑”和“甲班有的同学不学法律逻辑”这两个推断 ,具有( )。A.相同的逻辑常项, 相同的变项 B.相同的逻辑常项,不同的变项C.不同的逻辑常项, 相同的变项 D.不同的逻辑常项, 不同的变项 4. 根据不同的标准,“ 非法组织”这个概念可以归类于( )A.单独概念 集合概念 正概念 B.单独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C.普遍概念 集合概念 负概念 D.普遍概念 非集合概念 负概念5. 已知“甲班有的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真, 可以推出( )。A. “甲班所有同学是法律爱好者”为假B. “甲班有的同学不是法律爱好者”为真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