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课程名称:《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学时:96授课对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一年级学生;课程性质:《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应用》是中等职业学校机电技术应用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程,特点是理论与实践联系非常紧密,它是中职学生在实践中检验并加深理解所学理论知识,进而牢固掌握专业知识、提高实践动手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不仅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等后续课程、集中实训和顶岗实习打下基础,而且为相关专业学生考取初、中级维修电工职业资格证书做准备。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三相异步电动机及其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具有电气控制系统的安装、调试和故障排除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理论教学与实际训练并重,要求理论必须与操作密切结合,强调技术应用。内容大致分为三相异步电动机正转、正反转、降压启动和制动等部分。教学应在电气控制实训室中进行,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育学生的理论能力、实践能力、方法能力与社会能力,并养成良好自觉的职业习惯与素养。前期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机械基础、电工技术;同步课程:电子技术、机械制图; 后续课程:可编程序控制器技术及应用。二、课程设计思路(一)课程基本理念:1.突出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的能力培育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从事本专业工作所需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启发、提示下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技能,增强他们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使他们在走上工作岗位后实现可持续进展。培育学生作为准职业人的良好职业习惯与素养。2.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培育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的知识体系架构,重新建立以工作任务为引领的、任务驱动为导向的能力体系架构。通过对典型工作任务完整工作过程的完成,培育学生自主资讯、归纳总结、实践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学会如何在一个团队的工作中通过沟通与沟通,形成工作方案并具体实施,以团队合作的方式完成项目工作的能力与经验。3.尊重个体差异,看到学生进步,注重过程评价本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提倡学生自主分析、积极思考,鼓舞多元思维方式并将其表达出来,尊重个体差异。在教学评价过程中,多看到学生个体的进步,而不要对学生的要求搞“一刀切”,只要学生有进步,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