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中考鉴赏阅读试题(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鉴赏阅读试题】一、填空:1.《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以(时间)为顺序,中心人物是(老妪),事件是(官吏夜捉人、老妇应兵役),故事发生在唐代著名的(安史之乱)历史事件中。作者(杜甫),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后人称他为(诗圣),称他的诗为(诗史)。2.“暮投石壕村”简洁的交代了诗人投宿的(时间)和(地点)。3.“三吏”“三别”分别是:《石壕吏》《新安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附书至(信)(2)新战死(最近)(3)未去(离开)(4)犹得备晨炊(还能够)(5)老翁逾墙走(越过)(逃跑)(6)死者长已矣(完结)(7)泣幽咽(形容低微,断续的哭声)(8)听妇前致词(对……说话)(9)天明登前途(前面的路)二、用原文回答问题:1.全诗情节紧紧围绕着(有吏夜捉人)一句展开。2.表明战争惨烈的句子是:(二男新战死)。3.表明老百姓生活极度贫困的句子是(出入无完裙)。4.表明老妇人确实被抓走的句子是(独与老翁别)。5.《石壕吏》中“(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两句渲染出了县吏的如狼似虎的蛮横气概,也表现了老妇人的凄苦、可怜。6.《石壕吏》中全篇的提纲是(有吏夜捉人),以下情节,都是从这里生发出来的。7.《石壕吏》中极其概括,极其形象地写出了吏与妇尖锐矛盾的两句诗是(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8.《石壕吏》中(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收尽全篇,于叙事中含无限深情,也暗示老妇人已被抓走。9.表明捕吏凶暴,老妇凄苦的语句(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10.表明老妇家遇不幸,亲子战死,揭露战争罪恶的语句(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11.老妇口述生死,暗含凄苦无奈的语句(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12.表明家无壮男,凄婉可怜的语句(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13.表明战争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与困苦的语句(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14.写老妇为保家庭,自请应役的语句(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15.暗示老妇人被抓走的语句(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16.能概括全诗内容的:听妇前致词。三、阅读训练 1.“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有吏夜捉人”一句在全文中的作用是总领。2.“妇人”致词分三层,这三层的意思分别是什么?①写三男全被征;②家中情况;③老妇自请服役。3.老妇的三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