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淹溺性心脏停搏心肺复苏专家共识(最全版)淹溺又称溺水(submersion ),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 中并受到损害的状况;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drowning),淹溺性心 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rowning cardiac arrest 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 过程。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 5 万余人死于淹溺,而在青少年意外伤 害致死的事故中,平均每年有近 3 万名儿童死于淹溺,淹溺已成为其第一 死因;故淹溺是急诊重要的理化损伤综合征之一。需要强调的是,实际上 溺水(内涵为水的环境)为坊间俗称,在医学上严格称为淹溺(内涵为发 病过程),因为患者淹溺的环境,不但有“水”的作用,还有其他溶质的作 用,故在抢救这些患者时,应注意环境的影响;不慎跌入粪坑、污水池和 化学物贮槽时,可引起皮肤、黏膜损害甚至全身中毒,故 DCA 有其临床 特别性,相对应的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也应有其自身的理论体系,因此制定法律规范的 DCA 心肺复苏方案至关重要。1 相关定义与术语1.1 淹溺淹溺又称溺水(submersion),指是人淹没与浸润于水或其他液体介 质中并受到损害的状况。溺水的概念是指经历了与淹没与浸润于水有关的 危难过程,需要进行现场生命支持或进行急救观察治疗的情况。1.2 水中获救(water rescue)指游泳期间经历一定程度的危难,但意识仍清醒的,患者可能得到其 他人的帮助,只表现短暂、轻微的症状,如咳嗽,但很快好转,常被留在 岸边休息,一般不被送至医院进一步诊断、治疗。1.3 淹溺性心搏骤停或心脏停搏(drowning cardiac arrest,DCA)是淹溺最严重的临床过程,指人淹没于水或其他液体介质中,发生呼 吸停止和(或)心搏停止的临床急症,其特点是发生突然、抢救困难、病 死率高,但可以预防,常于游泳、船只沉没、潜水、意外及自杀等情况下 发生。1.4 溺死(drowning )淹溺的严重情况为溺死(drowning),是一种“致死”性的事件,溺死 通常描述溺水后 24 h 内死亡患者,即溺水后在复苏现场、急诊科或医院 内经历心脏停搏并复苏无效宣布死亡的溺水事件。1.5 溺死相关死亡(drowning-related death )假如死亡发生在溺水 24 h 后,可定义为溺死相关死亡。1.6 溺水者在溺水相关死亡之前,患者常被称为溺水者。1.7 近乎溺死或溺闭(near-drowning )描述溺水后存活超过 24 h,并需积极救治一种以上溺水相关并发症的 患者,并发症可能包括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