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电路实验探究题归类_4(2 页)Good is good, but better carries it.精益求精,善益求善。中考电路实验探究题归类雨林一、探究规律类例 1(2025 的长春市中考题)在探究导体的导电能力与材料关系的实验时,某小组的同学选取了导电能力不受温度影响的材料甲和乙,它们的长度和横截面积均相同,并分别测出了通过它们的电流与它们两端的电压。记录数据如表 1 和表 2 所示。表 1材料甲表 2材料乙分析数据发现,每次实验中,通过材料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的比值 I/U 都相等,材料乙的比值也相等。同学们把电流与电压的比值 I/U 叫做“a”。(1)“a”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____________。假如把材料乙均匀拉长,其“a”值将___________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2)进一步归纳能得出的结论是: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假如从材料甲、乙中选择一种做输电用的导线,你建议选择材料_________。[解析]解本题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规律,然后去解决新的物理问题的能力。能否正确地归纳出规律是解决此类题型的关键,因为科学探究的目的就是寻找规律,而规律的本身与寻找规律的思维、实践过程同样重要。让同学们经历思维探究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参考答案](1)“a”值越大,表明导体的导电能力越强。假如将材料乙均匀拉长,其电阻 R 将变大,由于,所以“a”值将减小。(2)进一步归纳可知:当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a”成正比。(3)选择“a”值大的材料甲做输电用的导线。二、探究方案类例 2(2025 年黑龙江市中考题)小松在做“连接串联电路”的实验中,不慎把电路中一个灯泡的玻璃外壳打碎了。此时,她惊奇地发现:这个小灯泡几乎不发光,可另一个灯泡不仅没熄灭,反而更亮了。小松对此产生了疑问:(1)玻璃外壳碎了以后,小灯泡仍有电流通过,灯丝却几乎不发光,那么玻璃外壳究竟起什么作用呢?请说出你的看法。(2)引起完好的小灯泡亮度变化的原因是什么呢?请你提出一种猜想,并设计一种实验方案来验证你的猜想。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同学们的猜想、假设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让同学们动脑去构建新的问题和寻求解决新问题的方案,有利于培育同学们的实验能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