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一、选择题(每小题6分,共60分)1.(2015·曲阜期末检测)下列信息的传递中,与其他3种不属于同一类型的是(C)A.小囊虫在发现榆、松寄生植物后,会发出聚集信息素,召唤同类来共同取食B.榆树通过分泌一种化学物质,与栎树产生相互拮抗的现象C.雄蚊能根据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而找到雌蚊D.群居动物通过群体气味与其他群体相区别【解析】小囊虫发出的聚集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榆树分泌的化学物质属于化学信息;雌蚊飞行时所发出的低频声波属于物理信息;群体气味是由一种化学物质形成的,属于化学信息。综上所述,C项符合题意。2.(2015·河南中原名校一模)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传递的说法,不正确的是(B)A.任何生命形式,如果没有接受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就无法适应环境B.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也可对有害动物进行杀灭C.延长短日照植物黄麻的光照时间可提高麻皮产量,这属于物理信息的合理使用D.在任何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和信息三者之间的关系都是密不可分的【解析】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A项正确;信息传递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和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但不能直接杀灭有害动物,B项错误;若要提高黄麻产量,应促进其营养生长,抑制其生殖生长,而延长光照时间不利于短日照植物开花,因此有利于提高产量,C项正确;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它们共同将生态系统的各个组分联成一个统一整体,D项正确。3.(2015·江西六校联考)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A.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B.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属于信息传递中的化学信息C.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能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D.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解析】动物可通过特殊的行为即行为信息在同种或异种生物间传递信息,A项正确;植物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为体内调节,不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可来源于同种或异种的生物,也可来源于非生物,C项错误;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可调节种间关系,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也有利,D项错误。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B)A.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也一定高B.一般来说,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两个独立的过程D.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循环的,逐级递减的【解析】抵抗力稳定性高的生态系统,其恢复力稳定性一般较低,A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B项正确;物质是能量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循环的动力,所以它们不是两个独立的过程,C项错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的特点是具有全球性与循环性,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项错误。5.(2015·怀化模拟)将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为人工鱼塘,投饵养殖肉食性鱼类。5年后,藻类暴发,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动物及鱼类等生物死亡,水体发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D)A.导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体的污染,这属于正反馈调节C.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有利于该湖泊的生态恢复D.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解析】本题考查环境污染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相关知识。藻类暴发,遮蔽了阳光,导致沉水植物因光照不足而死亡,A项正确;正反馈是指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性质相同的反馈,起加强控制信息的作用,B项正确;水体污染是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藻类暴发引起的,投放以浮游植物为食的鱼类,可以减轻对沉水植物的遮光影响,有利于生态系统的恢复,C项正确;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和投入的饵料中所含的能量等,D项错误。6.(2015·漳州质检)为探究废水污染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的影响,对距受污染河流同侧不同距离的农田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动物种群数/(种·m-3)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m-3)...